天天看点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作者:封面新闻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2021年春节,罗霞蔚在詹井村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那年春节她没有回家,村里的羊肚菌丰收,为了不让羊肚菌烂在地里,她带领村民春节里抢收,又联系成都批发商收货。那个春节,村里的羊肚菌卖了整整100余万元,村民们过了一个丰收年!

2022年春节,罗霞蔚调任九洪乡任党委副书记兼三河村第一书记。今年春节,她还是没有回家过年。除夕前一天,她请了个假,回到成都,把家里收拾妥当,买够了年货,然后告别家人,回到三河村党群服务中心,继续值守村里的春节岗位。

按照农历,虚岁还不满30的她,是一名标准的90后。但在她身上,却让人感觉到这个年纪难有的成熟和担当——她是自贡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单位有事一声招呼她随时加班到深夜12点;身兼九洪乡党委副书记,要分管全乡的乡村振兴工作;扎根的三河村,更是她日夜心系的第二家乡。难得的是,每一样工作她都全力以赴、同样出类拔萃!

2021年7月,罗霞蔚来到三河村。半年过去了,三河村正在发生着悄然地改变,“三河经验”也开始悄悄在邻村蔓延。在她的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旗帜插满了整个九洪乡,“我希望认真做一番事情,真正地振兴乡村,让我们那个时代的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2022春节后第一天

她第一个到岗为村干部梳理了一年的工作计划

除夕那天,一个人值班的罗霞蔚是这样度过的:早晨先到办公室打开疫情防控宣传喇叭,播放LED视频;然后到村中各处拉横幅,宣传禁放禁燃禁售烟花爆竹。初一到初六,除了开展这两项最重要的任务,她一直在思考的是:2022年团队到底要怎样开展工作?

“3月份,开直播积累粉丝;4月份,粉丝到1K后把商品挂小黄车。直播制作美食、吃播(主打粉条和辣椒粉)。完成时限:3个月。”

这是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20岁的唐显瑜制定的年度计划的部分内容。大年初七,节后第一天开工,罗霞蔚第一个到了办公室,和村干部、志愿者开了一天会,为他们梳理了一整年的工作计划。

在她制作的《2022年三河村村两委成员个人年度计划》上,罗列了“结合村级发展及个人工作实际,2022年3-5个重点事项”“填写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表(含日常工作、重点工作以及创新工作)”“2022年个人规划”三项内容。

“个别村干部对工作没有计划,也不愿意学习,我希望这个团队能够凝聚起来,改变这种现状。”罗霞蔚说。这一天,他们把一年的工作写上了日程,这也许是三河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新年的第一天,把全年的工作细化到每一天。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半年干了“三件好事”

让800亩撂荒地“活”起来解决100名农户就业

罗霞蔚到村里不过六个月,村民们却已在津津乐道她干的“三件好事”:让800亩撂荒地“活”起来,打造“高粱+大头菜”集体经济项目,解决了100名农户就业;开创“青穗”品牌,打造主题特色鲜明、成效价值突出的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品牌项目;打造“亲民化村务”,党群服务中心由“封闭”向“开放”跨越。

到村里后,罗霞蔚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动员218户农户将土地入股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让其复耕发挥土地价值,每年享受分红,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

2021年9月,罗霞蔚和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组建了“四眼青穗”青年团队,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探索“互联网+”模式,用乡村的“质朴”唤醒城市的“乡愁”,助力三河村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餐桌”。团队事迹有幸被中国青年网刊发,“橙子大作战”推介项目也入选全国“志愿者”主题网络嘉年华。探索的成功,更加坚定了罗霞蔚利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振兴的决心。

“我刚到村里时,村委会村民办事的地方,柜台齐胸口高。不亲民,甚至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感。”罗霞蔚提出要改造村级活动阵地时,村两委微信群里炸开了锅,部分村干部墨守成规打心眼里不愿意改变。但罗霞蔚等人通过5次工作例会、3次设计打磨,还有不定期共享全国各地亲民化改造的相关信息。最终,耗时1个月,村里成功打造了一个服务本土、服务游客的开放式、亲民化、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中心为阵地,以党员为先锋,产业发展更有劲了!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第一书记罗霞蔚:两年春节独自驻村值班,半年为三河村干了“三件好事”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2022年也要干“三件大事”

希望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振兴乡村

短短六个月,罗霞蔚干得有声有色,乡村振兴成效吸引了许多前来“取经”的党员干部。“对于今后村里的发展,我心里有个‘三步走’计划:首先,要积极发展产业园区,壮大集体经济;其次,积极对接高校,全力抓好三河村的产业提升;最后,做好人居环境打造,探索庭院自治模式。”

2021年12月,罗霞蔚运用在詹井村的工作经验,在村里试种了部分羊肚菌。“节后第二天,在外出返乡成功人士座谈会上,我提到了这个产业发展计划,当场就有老板愿意出资100万来发展100亩羊肚菌。”

春节驻村值班时,2022年的“三件大事”已经在罗霞蔚心中逐渐成熟。“现在,村里各方面工作都开展得很顺利。2022年,我计划了三个项目,希望在乡村振兴项目创新上有所收获。因为还兼任九洪乡党委副书记,我想把在这里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全乡,让更多老百姓品尝到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

试种100亩高粱+大豆套种、高粱深加工、文旅特色项目,是罗霞蔚计划的三河村“乡村振兴2.0版本”。“我们希望和高校合作,尝试开发低度高粱酒、西瓜酒、花椒酒等果酒品种;开展研学旅游,打造乡愁馆、国学馆、高粱酿酒馆、三河村农耕文化等文旅项目。积极融入文旅市场,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返乡创业。”

别看今天的三河村“高粱飘香”“芜菁青葱”,风景美不胜收,三河村的领头人罗霞蔚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但在当初,下派之前,罗霞蔚一度非常迷茫。爸妈晓得她要下派时,曾经想找领导反映“罗霞蔚不会养猪,她要是下村了,会把猪养死。”

但罗霞蔚非但没有“把猪养死”,还带领三河村走在了全区乡村振兴的前列。“我一度也很迷茫,甚至还有一点点‘小情绪’。后来,组织给我送了组工新兵‘大礼包’,在翻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了解了青年习近平对农村、对农民的关心关怀、责任担当,让我渐渐明白了‘我为什么来这里?’。”

罗霞蔚说,她逐渐融入到广大群众里,学会了“打赤脚”,学会了“拉家常”,学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慢慢地,她的嗓门越来越大,手脚越来越粗,皮肤越来越黑。戴上一顶草帽,就是活脱脱田里劳作的“村民”。

但罗霞蔚最想的,还是把党群服务中心的“人”带好。“有了这些把心把劲使在三河村的人,三河村乃至九洪乡的乡村振兴才会真正地一直走下去。”

罗霞蔚在描绘未来时雄心壮志:下一步,三河村将围绕“人”“文”“地”“产”“景”,开展“创新聚力——青年为乡村发声”项目,联合在外综合党委、高校等力量,发布“乡村读本计划”“乡村众地计划”“乡村毗邻计划”,组织各类青年回村或者到村开展产业发展、庭院打造、电商经济、文创设计、乡村治理等,科技助力、人才助力,共同建设更美、更富的新农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