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作者:留名青史

清朝的覆灭不止产生了一个末代皇帝,还有许许多多的末代贵族,他们也经历了与溥仪相似的沧桑变化,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载涛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载涛

载涛,全名爱新觉罗·载涛,属于满洲正黄旗。我们所熟悉的光绪帝就是载涛的亲哥哥,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则是他的侄子。在当时那个阶级分明的封建时代,从光绪十三年(1887 年)载涛在醇亲王府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有着高官贵爵、锦衣华服的未来。甚至在建国后,他还受到了毛主席的器重,成为炮兵司令部的顾问。

3岁成为将军,备受慈禧器重

1988年,《末代皇帝》包揽了奥斯卡九项大奖。这部根据中国清朝末代帝王溥仪的自传改编而成的电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让人们看到了在宏大的时代变革之下个人命运的渺小与被动,即使曾经贵为万人之上的封建君主,也逃不过“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宿命。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末代皇帝》剧照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改革之路上,有人高举旗帜率先迈进了新世界,就会有人因种种束缚被落在了旧时代的荆棘丛林中。当中国终于打破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走向民主与自由时,那些曾经的统治阶级、皇亲国戚就是被过去的阴霾捆地最紧的一个群体。

一个普通的3岁稚童,应该还在牙牙学语,蒙智未开,但载涛在3岁时就已经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辅国公。如此的殊荣和封赏显示着载涛在满清皇族中举重若轻的地位。15岁的载涛已经承袭了贝勒的爵位,坐拥皇城脚下一座碧瓦朱檐且不失雅致的贝勒府邸。

光绪帝在位期间,朝中大局实际上掌控在慈禧太后的手中,而载涛极得慈禧的宠爱。慈禧希望将载涛培养为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让他为自己的权力之路保驾护航,因此载涛17岁时就开始学习军事知识。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载涛(左)

其实载涛自己本来就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尤其喜欢研究战马。也许是源于满族人血脉中游牧民族对马儿的原始依恋,载涛爱马爱到恨不得日日与马相伴。在一年的寿诞庆典上,载涛收到了一匹来自西域的烈马。只看了一眼,载涛就从马的身姿和毛色上判断出这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他十分高兴,大手一挥就赏了进献宝马的官吏千金之财。

除此之外,载涛收到马时,这匹马还未经驯化,野性十足,本来应该交给专门的驯马师驯服温顺了再骑。但载涛认为驯服此等宝马的机会难道,他必须要亲自上阵,即使多次被烈马摔下他都没有放弃。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溥仪

1908年,年仅2岁的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懵懂无知的幼主背后必然有一另外双手在真正地掌控着权力,曾经这双手属于慈禧,而现在这双手就是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载沣和载涛一样出生在醇亲王府,是载涛的五哥。

载沣成为摄政王后,载涛就是他的左膀右臂。政权易手之际,谁掌握了军队谁就有了话语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载沣将京城的禁卫军交给他最信任的七弟载涛,加封他为禁卫军统领。

禁卫军也称御林军,是皇帝的私兵,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成为禁卫军的一员。禁卫军的作用就是巩固皇权,日常工作是作为皇室的私家保安守卫皇宫,而在发生权力争夺的危急时刻,禁卫军就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挡住企图夺权篡位的谋逆者。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溥伟

在封建时代,皇位下的鲜血可以汇流成河,皇权争夺时有发生。溥仪登基后不久,恭亲王溥伟就想趁着主少国疑谋权篡位。在这次宫变中,多亏载涛率领禁卫军及时阻挡了逆臣,溥仪父子才得以稳坐皇位。

封建余晖负隅顽抗,无法抵挡历史趋势

载沣对载涛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早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将军,不光要能抵御内贼,更要能够抗击外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新思想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封建贵族阶级也不例外。在学习西方的潮流中,1909年载涛奔赴法国。但到达法国的载涛却没有兴趣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和作战方式,而是潜心学习传统的骑兵作战。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载涛访问法国

归国后,载涛继续统领禁卫军,并兼任军咨大臣,为军队提供作战策略。当时,清廷不光面临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犯,还有国内各方革命军的威胁挑战,满清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

年轻的载涛对大清怀有朴素的归属感和责任心,面对内忧外患,他也曾想过要奋力一搏,维护自己所信仰的皇权和江山。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兵临城下,统治了华夏大地两百多年的清朝已经走到了末路。为了阻止溥仪退位,载涛召集起众多皇室成员建立宗社党,企图与革命军殊死对抗,为已是穷途末路的满清皇室拼出一条退路。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孙中山

那时的载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与时代的洪流中逆行,他也许把辛亥革命当成了和过去几千年中已经发生过了无数次的朝代更迭的战争。古老的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新的道路前进,载涛还没有看清,这条路通向的是民主共和,与他所信奉的君主专制背道而驰。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载涛组织起来的宗社党就被革命军冲撞得四分五裂,在几位主要成员受到重创后,宗社党就黯淡解散了。他们的垂死挣扎并没有挽救清廷灭亡的结局,但却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些优待政策。满清皇室成员不再享有政治权力,但可以继续持有原有的财产与房产。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袁世凯

失去权力与地位的载涛在空荡荡的贝勒府黯然神伤,但他还来不及对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变革生出太多感想,就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之中。袁世凯窃国、冯玉祥逼宫,民国政府几经易主,当初签的条约也失去了效力,沦为普通百姓的载涛很快就被赶出了他的府邸,财产也被洗劫而空。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室子弟,终于在新时代的旋风中,被卷进了尘埃里。

动荡时代走投无路,依然坚持民族大义

从小养尊处优的载涛陡然间失去了拥有的一切财富,一时之间感到已经走投无路。但载涛并不像其他满清子弟一样怨声载道,他逐渐认识到,大清其实早就开始自取灭亡了,他们如今的结局是咎由自取也是命中注定。为了生存,载涛变卖了他随身携带的护身符,一块极其珍贵的玉佩,用换来的钱购买了山老胡同2号的小院。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张作霖

我们已经知道,载涛十分喜欢马,搬到拥挤的四合院后,载涛也没有抛弃他的马儿们,而是专门腾出了一块空地养马驯马。载涛认为,只有骑在马背上的时候,他是自由的,可以忘记一切无忧无虑。载涛爱马的名声早已传遍了京城,1924年,张作霖到达北平后还专门找到载涛要和他赛马。

张作霖是带兵打仗的军阀,在他眼里载涛的禁卫军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他也不相信这个长期养尊处优的前朝贵族能有多么精湛的骑术,而且载涛长相也十分文弱,还戴着一副易折的金属眼睛,一看就不像是长期呆在马背上的人。张作霖找载涛赛马完全是想要羞辱他一番。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让张作霖感到意外的是,载涛竟然不是他想象中的“花架子”,载涛翻身上马的姿势十分利落,张作霖骑在马背上将他重新打量了一番,放下了心中的偏见准备和他好好赛一场。两人同时挥起马鞭,两匹骏马闻声而出,卷起如烟的黄土。两马齐头并进的局面很快就被打破,载涛一马当先将张作霖远远甩在了身后。这是骄傲的张作霖第一次感受到望尘莫及的滋味。

既然载涛爱马又擅马,为什么不离开北京回到关外重新做一个牧民呢?原来,载涛不愿意离开京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作为中国人对国家发展的关心,那时的国家正处于大变革大动荡之中,时刻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但在北京他还是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了解到国家的情形。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第二个原因是他个人的骄傲和原则,爱新觉罗的先祖挥洒了无数的鲜血才进入中原腹地,他不允许自己做逃兵。

载涛作为曾经的皇室子弟,他无疑是有一些陈腐的,无法像接受了新思想的革命青年一般全身心投入到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中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载涛是明白事理的,他有着独特的政治敏感性,懂得如何守住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底线。

1932年,溥仪在伪满洲国重新当上了皇帝。溥仪为了享受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甘做日本人的傀儡,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大陆东北三省的工具。重新拿起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溥仪没有忘记自己的七叔,派人到北平迎接载涛,并承诺让载涛官复原职。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载涛听到消息后十分愤怒,当场撕毁了溥仪托人带给他的信件,并让他们转告溥仪:“我载涛就算是饿死、被人打死,都不会去做日本人手下的卖国贼!”

载涛刚正不阿的气节让人们感动,虽然他现在的生活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但人们还是尊称他一声“七爷”。载涛对得起人们对他的尊敬,他一直十分清醒,日本侵略军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敌人,无论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只要是为日本人办事那就是叛国。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汉奸王揖唐控制中国华北地区。日军投降前夕,华北伪政权出现了分崩离析之势,王揖唐找到载涛,想凭借他们之间的旧交情请载涛出山,他相信依靠载涛在北平的名声和威望,一定可以帮助他稳定局面。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王揖唐

载涛赴了王揖唐的约,但还没等王揖唐开口,载涛就先将他大骂了一顿:“王揖唐啊,王揖唐,你竟然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王揖唐面上挂不住,但因为有求于载涛,也不敢反驳只是赔笑道:“七爷,我当然不如您那般高风亮节,但我这也是形势所迫嘛,在这个世道求一条生路不容易啊。七爷您曾经也是统领禁卫军,浴血沙场的大将军啊,我不忍看您屈居于此。”

王揖唐告诉载涛,只要他愿意帮助伪华北政权恢复稳定,他就能重新享受高官厚禄,过上曾经的贵族生活。但载涛丝毫不为所动,他最后只留给王揖唐一句话:“我不会做亡国奴,更做不来卖国贼!”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载涛(中间)

载涛已经适应了清贫的生活,对过去的富贵奢靡早已没有了怀念。在他心里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所以他才能两次拒绝日本人向他抛出的橄榄枝,自愿放弃高官厚禄。

建国之后受到器重,主席总理亲自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战犯被押送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造。而自始至终与日本帝国主义划清界限的载涛,则成为新中国的居民。虽然他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甚至要放下曾经的骄傲去摆地摊赚钱,但载涛反而在这种生活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人民普遍贫困,载涛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也会为家里少了一袋盐而焦急生气,会为了孩子们被饿得身材干瘪埋怨自己的无能。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在最困难的时期,戴涛一家十几口人都靠着锅里仅剩的一把米维生,他们在锅里加上很多水,捡回来一些别人家丢弃的烂菜头放进去一起炖了,才能勉强充饥。戴涛身体忍受饥饿,但精神却前所未有地富足。

1950年,载涛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国家总理周恩来的请柬,邀请他去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政协委员需要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代表,而接受过良好教育,有过政治经验而且一直保持立场正确的载涛无疑就是满足人民代表的最佳选择。

周恩来总理听说了载涛的事迹后便报告给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很快就批准,允许载涛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会议当天,周总理亲自接待了载涛,与周总理双手相握的那一刻,载涛情不自禁就红了眼眶。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毛主席与载涛握手

周总理用他温厚的声音宽慰载涛:“载涛先生,您站在如此特殊的位置还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感到十分钦佩。你放心,中国共产党不会让您失望的,新中国不会让您失望的。”听了周总理的一席话,载涛感动得不知道如何作答,只能连连点头。

周总理拉着载涛坐下,又语重心长地说:“载涛先生,你曾经有过丰富的执政经验,还出国进修过,我相信您一定能够为新中国的建设提出好的意见,还望您不吝赐教啊。”

周总理原本是出于好意,希望能够缓解载涛的局促,让他多说两句,却没想到载涛听完更加手足无措。原来,载涛自从1912年清朝覆灭以来,已经近四十年没有参与过国家政事了,现在要他建言献策属实让他感到为难。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周恩来接见载涛

正在载涛尴尬之际,站在一旁的李济深及时救场:“载涛先生可是有口皆碑的‘马司令’,养马驯马骑马样样精通。”周总理对此也十分感兴趣:“那载涛先生一会儿在会上就谈谈对军马的看法吧。”

载涛虽然就不问政,但是却一天都没有离开过马,思索片刻后,载涛便就军马的生产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议案。周总理看过之后十分赞赏,但涉及军事决策还需交由毛主席批阅。毛主席对载涛的提议也是赞叹连连,立刻就叫来朱德传达指令:“目前局势尚不稳定,我们要重视军马的管理,即日组建军马局,具体事项你酌情去办吧。”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朱德(中间)

朱德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便准备离家着手开办,走到门口时又被毛主席叫住:“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军马局就请载涛来做顾问吧。”

载涛一时之间不敢相信,像他这般有着特殊身份的人,毛主席竟然能够不看他的过去,给他重新接触军事事务的机会。从这一刻起,载涛真正地相信了,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任何人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就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1954年,马政局已经做出了多项成就,为了感谢载涛的提案和付出,毛主席接见了载涛。看到载涛的第一眼,毛主席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载涛不明所以感到十分困惑。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毛主席

毛主席缓缓说道:“都说载涛先生擅长马术,又是清朝的大将军,我本以为你是名身材壮硕的汉子,今日一见才知载涛先生是一位文弱公子,实在不像是一位大将军。心中觉得十分有趣便笑出声了,还请载涛先生见谅啊。”

载涛这才松了口气,也笑着回答道:“毛主席火眼金睛,我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将军,从未上过战场,您身经百战自然一眼就能看穿。”说完两人又是一阵大笑。

在马政局任职后,载涛有了稳定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也足以支撑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他们终于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

载涛顾问(右二)

结语

载涛出生在封建王朝的皇室家族,但却能够选择放下腐朽落后的思想,坚守民族大义,坚定自己的立场,宁死不做卖国贼。载涛的一生的波折的充满悲剧的,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他等到了新中国,迎来了新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