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集贤县数字化创新引领转型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双鸭山发布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对于集贤而言,强攻产业是铸就核心增长极的不二选择。近年来,集贤县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县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用数字化推动一产、二产、三产转型升级,用数字经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奋力推进集贤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产齐头并进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镜头一: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

2021年托管农户31户,总托管面积达9078亩,利用EMI-小黑盒跟踪地块数101个,采集耕、种、防、收多个环节上百条作业轨迹。通过一米科技大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管理者可通过一米科技手机APP查看当前及过往作业农机对服务地块的作业环节、作业面积、作业轨迹、作业状态、作业完成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指导及人员安排,大大提高了服务主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增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镜头二:鸿展生物数字化车间

以自动化设备为基础,结合现代酒精工艺流程,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以及制造执行系统(DCS),通过数字化车间系统建设,实现了整个生产流程的全自动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产品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给企业带来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2020年生产食用酒精3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上交缴税2351万元。生产过程中无一安全事故发生,无一质量事故发生。

镜头三:集贤县四达电商双创街

集中打造集自媒体、新媒体、线上平台运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创业基地,通过培养、孵化、创新、大学生实习实训等方式,实现电商要素高效聚集,畅通商流、信息流、物流、资本流、人才流服务,助力县域农特产品上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电商创业团队入驻35个。线下带动158人就业创业,线上带动1900多人。

集贤县数字化创新引领转型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面对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产业占比大、新兴产业体量小,转型升级推进慢、动能转换不够快等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集贤县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低端无效供给,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全力应用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向好态势明显,结构优化步伐坚定,发展成果丰硕喜人。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2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6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34.1%、5.5%、56.6%和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实施重点产业项目89个,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完成投资85.17亿元。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41.52万亩,粮食产量超21亿斤,实现“十八连丰”。“集贤大豆”“友好香瓜”“集贤大米”获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招商引资项目进入高回报期,佳强饲料、北大仓集团、裕品米业稻谷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等一批科技型、数字化大企业、大项目落户集贤、投产见效。鸿展集团、华本集团产值超10亿元大关,升平煤矿、方达选煤等8家企业销售收入步入亿元行列,重点产业呈现出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今,集贤县“数字化产业强县”之路越走越自信,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集贤县数字化创新引领转型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农业成为“三农”发展新业态

在第一产业方面,集贤县上下坚持把“数字三农”工作摆在改革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去谋划、去部署、去推动, 用数字技术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

几年来,集贤县共建设282个农业监测点,覆盖面积138.0443万亩,应用于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基地、“互联网+”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监测、测土配方监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通过对土壤有机质、氮、磷、钾、PH值等数据监测,有效掌握作物生长各阶段情况,减少人工成本投入,精准科学施肥,节约生产成本。全流程实时监测也为农产品溯源提供了有效的佐证,提高集贤县农产品的溢价和品牌信誉。

同时,集贤县与一米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深入推进政企合作,打造集贤县农业生产社托管可视化数据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作业监管、农机管理、作业轨迹、作业面积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最终生成结构化数据,服务主体利用农业大数据分析对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精准服务,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帮助托管农户与往年自种或相邻地块每亩均增收200元左右。

“集贤制造”向“集贤智造”加速转型

在第二产业方面,集贤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数字化核心战略,坚持“链式化发展产业、生态化推进产业、数字化提升产业”,加速推进总量提升、园区提级、产业提质、项目提速、企业提档,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集贤辰能应用DCS分散控制系统,在主控室内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人员岗位等实现数字化集中管控,设备运行情况通过数字化采集后在控制室内集中显示,并通过操作系统接受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提升人工效率90%以上。企业年可发电2.1亿度,年消耗各类生物质资源30万吨,全年减少碳排放15万吨,节省标准煤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150万元,带动就业人员约150人。

集贤升平矿业集团数字化建设一期工程投资525万元,建立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采集数据的私有云存储,将矿井通风、压风、排水、运输及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的信号、数据传输到管控平台,实现各系统的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达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同期,升平煤矿还投资进行矿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改造,实现年增产原煤20万吨。加上去年应用的选煤厂生产调度系统、重介控制系统等数字化改造,升平矿业集团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9390万元,利润2671万元,上缴税金4427万元,常年安排就业1200余人。

电商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新主角”

数字化在集贤县第三产业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商产业发展上。通过带动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转型,以模式升级、产业壮大、服务增强为理念,转变传统电商发展思维,打造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条,探索县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和对策机制,为新经济产业链延伸、传统产业升级、新经济人才集聚、本地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集贤县康泰米业是一家稻米加工企业,一直通过传统营销网点销售产品。在集贤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康泰米业成功转型为集平台、数据、品质、品牌为一体的电商企业,其在抖音上的大米销量持续上升,单日最好成绩达到一万多单。集贤县农村青年曲桂新创建“炎阳食品”,打造出网红玉米面条,产品一上市就成为“爆款”,三个多月销售500多万元。

以此为代表,近几年来集贤县倾力打造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集自媒体、新媒体、线上平台运营、传统商企转型、培训孵化于一体的“四达电商双创街”多功能创业基地。以此为源头带动,以县内产业龙头企业为主,通过直播、短视频等销售平台,开发出“龙江福利屯”公共品牌,发展出大米、辣椒酱、玉米系列,提升全县农产业及绿色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集贤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官方抖音号、“走进东北农村”抖音号、“胆子小才幸福”抖音号以及“好吃推荐官”微信视频号内容涵盖集贤电商动态、农产品推荐、特色美食推荐、趣味段子等,用实际案例指导企业销售产品。2021年,集贤县开展农村直播带货150多场,制作助力乡村振兴短视频100多个,帮助腰屯瓜农,笔架山果农,福利镇绿创源,永安乡白菜、菇娘,太平镇集体产业马铃薯粉条等销售产品200多万元,成交一万四千多单。

记者 杨军 杨昕宇

编辑 关英

审核 张敏

监制 王春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