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为求古代“悬棺之谜”,用40万寻找答案,一老农道出破解之道

引言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何以加此!——《庄子·杂篇·列寇》

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在生死大事上仍然坚持的是顺应自然万物的规律,不重视葬礼的仪制,而认为以天地为棺椁,万物都可以成为自己死后的陪葬,并且如果人死去,那么尸体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让苍鹰乌鸦啄食也只是将自己的一切还给自然罢了。其实庄子这种不一样的丧葬方式只是古代众多丧葬方式中的一种,在各地还有许多还有其他奇特的丧葬方式,比如风葬、水葬,过要说最让人难以琢磨的还是我们接写来说的崖葬。

专家为求古代“悬棺之谜”,用40万寻找答案,一老农道出破解之道

悬崖边的棺椁

根据《太平御览》记载

“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半数”,

悬棺,顾名思义就是将人葬在悬崖上,算是我们风葬的一种,主要在古代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现代社会仅有少数地方保留了这种习俗。不过崖葬的过程并不是只简单地把棺椁放在悬崖边上就行,实际操作中的难度是很大的。

专家为求古代“悬棺之谜”,用40万寻找答案,一老农道出破解之道

首先人们需要给棺材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放置,比如凿出一个山崖平台或者洞穴,或者在岩壁上打入一些木桩,将棺材放置在木桩上,或者运气比较好的可以寻找到一个天然的洞穴,安置好棺材之后还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一番装饰,比如雕刻一些图案或者悼念死者的铭文等等…在整个过程中非常的艰险,并且耗时耗力,古代时候应该也只在贵族中盛行,现代社会选择这种方式的人就更少了。已知的悬棺群中最著名的,当要属龙虎山。

洞穴谜题,让人不得其解

龙虎山坐落于江西鹰潭,是道教的发源地,地势险峻陡峭。在龙虎山后有一条湍急的河,河边就是险峻的悬崖,壁立千仞无依倚,在细细一看这些峭壁上还布满了大大小小百来个洞穴,为了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当年考古专家找了当地几十个健壮的小伙子进洞去探究,原来洞里的不是金银首饰、财宝钱币,而是一堆悬棺和一些陪葬工艺品而已。

专家为求古代“悬棺之谜”,用40万寻找答案,一老农道出破解之道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棺材是怎么上到这样陡峭的洞穴里的?即使是现在,这些健壮的小伙爬上峭壁都是需要外力支持的,仅仅是上去看看就十分费劲了,如果说抬着这样少则百斤,重则千斤的棺材,上悬崖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事实就摆在眼前,科学家和考古队望着悬崖陷入了深思。

为了寻找答案,专家组也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并且经过多年的风雨洗刷,崖壁上已经找不到什么痕迹了,所以尽管进行了很多的努力,问题的解答却仍然没有进展。

悬赏奖金,寻求破局

因此专家为求古代“悬棺之谜”,花40万寻找答案,希望可以集中民智,共同揭开这个古老的谜题。虽然在当时的四十万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但是很可惜还是没有人能够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不放弃的专家组将希望又放在了走访调查上,希望民间的一些传说或者见闻能提供帮助,终于一位老农提供了“破解之道”!

据说在古代有一种“轱辘”可以拉着东西上峭壁,胜利并且稳健,悬棺可能就是被这种工具给送上去的。

专家为求古代“悬棺之谜”,用40万寻找答案,一老农道出破解之道

在老农的提示下同济的一位教授尝试了用现代的定滑轮装置,成功地将几百斤的重物送达了指定位置,但问题又来了,

如果是使用这种装置,那么岩壁上必然会留下深刻的痕迹,但是前面的专家组也进行过实地勘测,却并没有发现这样的痕迹,是真的被风雨侵蚀了?还是另有隐情呢?龙虎山的秘密依旧没有被完全揭开。

结语

时间如流水,能被记下来的事情很多,但是大多数却是被忘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不例外。就如同神秘的丧葬文化以及悬棺谜题,由于时代的进步,逐渐不为人所知,当有一天突然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纷纷赞叹称奇,惊讶于千百年前祖先们的技巧与神思,然后又开始怀着敬意进行二次探索,大概这就是文化的独特魅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