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晚上睡在山神庙里,突然听见满山满岭的鬼哭狼嚎,不一会儿来了两个妖怪。其中一个小妖怪拿出一个盘子,边敲边说:“叮当叮当盘,酒饭一齐来!”
王家庄有兄弟三个,王大、王二已娶妻成家,就剩下王三还没媳妇,他爹娘就死了。老的一死,小的就得分家。这弟兄仨,老大老二很精,就属老三憨厚。
特别是王大媳妇是个拐古头,分家的时候,好房好地都留给自己。王二等王大挑完了,他又挨个挑了一遍,最好剩下二亩蛤蟆汪给了王三儿。王三二话没说,有父从父,无父从兄,把二亩蛤蟆汪收下了。
到了春天,该种高粱了,王三找到王大说:“大哥,你光分给我地,还没分给我高粱种呢。”王大说:“给。”王大媳妇却暗地里把炒过的高粱种给王三,叫他地里种不出苗,要饿死他。
王三也没种过地,稀里糊涂地就种上了。后来苗子出得零零星星的几棵,就这还是王大媳妇炒种的时候,落在锅台上的几粒种子,往口袋里装的时候扫进去的。
该锄地了,王三去问王大:“哥,高粱苗多远一棵?”王大心里有数,对王三说:“你那块地一共留五棵就行了。四个角一个角上一棵,当央留一棵。”
王大媳妇一听,咯喽一下子:“恁三叔,不要留浓稠,光留当央一棵就行了,多了长不好。”王三忙说:“多亏嫂子跟我说。”就真的只在当央留下一棵。
该砍高粱了,王三到地里一看,可喜极了,这棵高粱长得像一棵大树,秸杆两三个人都搂不过来,穗头像小山似的。镰刀都砍不了,王三找了几个木匠,用锯拉,从早止一直锯到太阳下山,刚刚把这棵高粱锯倒。
这时突然来了一只大老鹰,把高粱穗叼走了。王三急得撒腿就追,追啊追啊,一直追了很远,又累又急,又饿又渴,没办法了,就到路边的山神庙房檐下歪倒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王三被惊醒了,只听见满山满岭的鬼哭狼嚎,吓得他出了一身鸡皮疙瘩。一会儿,来了两个妖怪,其中一个小妖怪拿着个盘子,边敲边说:“叮当叮当盘,酒饭一齐来。”
不一会儿,就看到热气腾腾的四碟八碗,从那小盘子里出来了。这俩妖怪吃喝起来,吃饱了,把那小盘放在石台上,都走了。王三看得一清二楚,他又惊又喜,心想:难道这是神仙点化,想送我一件宝贝?
王三悄悄地直到石台前,把小盘子揣到怀里回家了。到家后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把叮当盘取出来,学着小妖怪的样子,边敲边喊:“叮当叮当盘,酒饭一齐来。”
果然,一阵热腾腾,四碟八碗出来了。王三喜极了,端起饭就吃,吃饱喝足,一觉睡到天明。从此,王三也不种地了,天天吃席,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
秋收后,王大才想起来问王二:“看见小三了吗?”王二说:“三个多月没见了,八成早饿死了。咱去看看,小三要死了,他的地咱们一人一半。”俩人说着话,来到了王三的家。
一进门,王三正跷着腿,看着四碟八碗的酒席,喝得晕晕的。王大、王二一看,目瞪口呆。小三忙起身让座,请大哥、二哥喝酒。王大还没坐下就问:“你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哪里弄来的酒席?”
王三也没隐瞒,就把得到叮当盘的经过说了一遍。王大、王二听得入了迷,听完,王大说:“你说得太离乎了,这个小盘怎么能变出来酒菜呢!”王三站起来,拿起叮当盘说:“不信,我再要酒菜,恁看看。”
说着他边敲边喊,一会儿又变出来一桌酒席。王大、王二眼馋了,白天黑夜地想着也能得个叮当盘。于是他俩也把高粱种炒了,也和王三一样,稀里糊涂种上,一块地只留一棵苗。
结果,两人的高粱长得和王三那棵一样粗,一样高,穗头出一样大,也找来木匠锯,正好也被老鹰叼走了。王大、王二早有准备,撒腿就追,一追追到天黑,老鹰不见了,他俩也正好追到王三睡觉的山神庙。
两个人趴着等,好容易等到半夜了,只见那两个小妖怪来了,大妖怪嗷嗷乱叫:“饿了,快办饭。”小妖怪说:“叮当盘去年就不见了,我到哪里办饭?”
忽然,大妖怪说:“我闻着有生人味!”接着就是一阵乱喊乱叫,朝着王大、王二藏身的地方找去。王大、王二吓得浑身筛糠,牙巴骨打得嘣嘣响,脑袋瓜子嗡嗡的,转起圈来。
大妖怪一下子把王大和王二拍了出来,气势汹汹地说:“恁这两个坏蛋,得一望二,今天叫恁尝尝厉害!”说着,扭着王大和王二的鼻子使劲一拽,一下子拽了有一丈多长:“我叫你得一望二,鼻子扭一丈二。”
随后,这俩妖怪就你一下我一下地扭起来,一边扭一边说:“叫你得一望二,鼻子扭一丈二!”一直把王大和王二的鼻子扭得围着脖子转了几圈,疼得他俩亲爹、老爷的叫,以后再也不也得一望二了。
从此,“得一望二,鼻子扭了一丈二”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民间故事##我要上头条#这个故事出自民间故事,讲述了好人有好报,要是贪心不足,得一望二,就不会有好下场,早晚会得到老天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