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最近,知妹养的小公猫发腮了,脸变得肥嘟嘟的,可可爱爱。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来源:tenor.com)

对于小公猫来说,发腮是它逐渐圆润可爱的体现。

但是,当发腮出现在我们普通人的脸上时,往往就不是可爱,而是颜值跳崖式下跌了!

好好的脸,为什么就突然方了,又能不能拯救一下呢?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简单来说,发腮就是“V”脸变圆脸。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而让“腮”圆起来的,主要有脂肪、腮腺、咬肌和它们下面的骨骼[1]。

每种表现都略有不同。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小时候脸挺尖的,长着长着,脸就变方了。

哈利·波特演员,现在也还是很帅的!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来源:Then V Now)

这种发腮,很可能是因为下颌骨发育明显。

下颌骨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来源:evillalondmd.com)

我们的青春期,也是下颌骨的生长高峰期,而这块骨头,会影响脸型大小。

如果有些人下颌骨发育太好,生长比一般人更明显,那么他们的脸就容易变得更宽、更方。

不过,成年之后,面部的骨骼就基本上发育结束了,即使再次发育,增长量也极其有限,所以成年之后的发腮,往往和另外的3个原因有关。

1.脂肪型发腮

如果你最近总是吃火锅、喝奶茶,回家沙发一躺,就很可能属于这一种。

因为这会导致摄入的热量噌噌飙升,不但会让身上长肉,也会让过多的脂肪囤积在面部,形成发腮。

2.咬肌型发腮

但也有些人,明明很瘦,腮帮子却很大。

这就很可能是咬肌发达。

所谓咬肌,也就是我们咀嚼时用到的这些肌肉。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来源:beverlyhillstmjheadachepain.com)

如果你平时特别喜欢只用一边牙齿吃饭,时不时就嚼口香糖,喜欢吃年糕、坚果等比较韧或硬的东西[2];

或有“夜磨牙”“紧咬牙关”的习惯。

那么你的咬肌很可能长期处于频繁用力的状态中,会很容易变得粗壮。

粗壮的咬肌还可能影响“地基”,“改建”处于青春期的下颌骨,加重“发腮”。

不过,对比接下来这位,以上两位都只能算是小儿科。

3.松弛衰老性发腮

随着衰老,我们脸上的组织,从最深的骨头到最浅的皮肤都会发生变化。

例如骨头吸收变小、脂肪萎缩或肥大下垂(不同部位的变化并不一致)、皮肤的松垮和深皱纹的形成。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另外,脸上还有一些特别重要的结构——韧带。

随着衰老,脸上的软组织因为韧带的限制而逐渐开始“蛇皮走位”,出现脂肪下垂、萎缩、变形和肥大,也就有越来越方形的腮了。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来源:Pinterest.com)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看到这里,不少小姐妹可能都会觉得,发腮似乎很难避免啊!

先别灰心,其实,早早知道了这些原因,再加上尽快注意下面这3点,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首先,如果你的年纪比较小,还处于青春期,可以注意

不长期咀嚼硬物、口香糖等;

吃饭时两边一起咀嚼;

及时纠正磨牙。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下颌骨的发育,从而避免成年之后的骨骼型发腮。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成年的小仙女也还能补救!

控制住自己,不要再像只小仓鼠一样不停咀嚼食物,也能减少咬肌粗壮的发生率(不在乎脸型的小仙女请忽略这条)。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来源:网络)

特别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夜磨牙”,可以尝试去口腔科矫正牙齿、佩戴牙合垫等方式[4]。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减肥可能是V脸效果最明显的,因为大部分人瘦下来后,“腮”自然就收起来了[3]。

而衰老型发腮,虽然不可避免,但咱们可以早早开始防晒、控制体重、每周保证3次30分钟的运动,来延缓衰老,保持青春。

如果实在想改善面部松弛,也可以去三甲医院的医学美容科,尝试非手术的医美手段(具体项目可咨询医生)来提拉紧致皮肤。

不过呀,衰老真的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天。

而且其实V脸和方脸哪个好看,常常只是审美的不同。

在国外,还流行专门做医美整成方脸。

所以大家真的不用太纠结,美是千姿百态,而不是千篇一律,即便和网红、明星不同,我们依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审稿专家

韩雪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Suwanchinda, A., Rudolph, C., Hladik, C., Webb, K. L., Custozzo, A., Muste, J., Schalet, G., Hamade, H., Frank, K., Patel, A., & Cotofana, S. (2018). The layered anatomy of the jawline.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17(4), 625–631. https://doi.org/10.1111/jocd.12728

[2]Roberta Lione,Lorenzo Franchi,Andrea Noviello,Patrizio Bollero,Ezio Fanucci,Paola Cozza.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Masseter Muscle in Different Vertical Facial Patterns[J]. Ultrasonic Imaging,2013,35(4):

[3]Montes, J. R., Santos, E., & Chillar, A. (2020). Jowl Reduction With Deoxycholic Acid. Dermatolog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for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 [et al.], 46(1), 78–85. https://doi.org/10.1097/DSS.0000000000001869

内容制作

脸越来越宽?很可能是“发腮”了!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