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每年雪季一开始,一张拥有层层包浆却又历久弥新的截图,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赛博流浪。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雪季、干瞪眼——群名开篇明义,群昵称更是凑成半部苦难史。

而前缀数字则直接说明了这个群的历史悠久——前一个数字18代表本群始建于2018年,而后一个数字,则在新老干瞪眼滑雪人的薪火相传中逐年增长。

病友间的交流总是亲密无间的——我懂你肋骨骨折后会呼吸的痛,你理解我尾椎骨挫伤后的出恭不畅。

在300人的群聊中找到摔伤位置一模一样的人,其概率远远低于寻觅同样的生辰八字。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九折臂而成医——这是屈原盖章过的前瞻性极限运动康复理论,而正统的干瞪眼群,也早已经学会了用医学图标书写大家的战损情报。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从寥寥几笔到千头万绪,复杂程度不亚于《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开枝散叶。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而滑雪从冷门极限运动变成热门伤痛项目,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叛逆期很长的郑钧,在30岁独自去滑雪后摔断鼻梁骨,一登山万科股价就跌的王石,在60岁开始挑战单板后摔断两根肋骨。

但名人的亲身示范,仍拦不住有人喝了两大碗鸡汤,就上了从雪场到医院的单行道。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为了不打着钢板安度雪季,初入雪场的人通常会装备防摔保护神——“小乌龟”。

龟身柔软耐操、龟爪稳定牢靠,每一个雪场新人都感悟到了请神上身的强大。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来源:抖音@阿勒泰雪狐单板冠军

虽与一身专业滑雪装备格格不入,却可以不给身体留一丝与地面接触的可能,脆弱的心灵也有了一丝安全感。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只可惜请神容易送神难,新手需要对“小乌龟”的弹性有清醒认知。

佩戴“小乌龟”乘坐缆车时,过于强劲的弹性随时可能将佩戴者推下缆车,也将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所有人头顶。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滑板多年的小刘同样被滑雪所吸引。在他看来,坡度越高越是刺激。

为了追寻多巴胺的飙升,凭借自己半职业极限运动员的胆量,小刘来到最陡的雪道——幸得滑板磨出来的保命经验,他死里逃生。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落地后顺势翻滚缓冲可避免受重伤

更多人没有小刘那么灵活,刹车不及时的他们只能被担架抬走,送往著名的积水潭医院。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来源:抖音@黑桃K

在雪场,青铜玩家与王者同场竞技,受伤的却往往是王者。

失去制动的新手化成自带追踪的鱼雷,任王者左闪右躲,他们能精准命中靶心,有时伤口的直径甚至在2cm以下。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被新手冒犯的后果,显然不只是“一阵剧痛”就可以概括。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后庭受伤的头号玩家总会回到雪场,当初在高级道乱莽的新手,却比韭菜更新得还频繁。

让新手们在休息日的凌晨六点乘上郊区大巴,前赴后继前往雪山的,或许只是一种中产阶级的迷思。

身体早就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他们,突然参与一项极限运动,受伤是预料之中。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直到躺在骨科病床上之后,他们才开始从头了解起滑雪这项运动——

学习入门时应该熟读的教材: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练习把腿摔断后的上厕所方法: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乃至于寻找受伤后可以参与的运动: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汲取了前人经验的滑雪新手,也学着缩短预定的行程——拍够100张照片就回城吃火锅,这或许就是当代青年的达达主义。

至于雪场,还是留给那些勇于挑战自我的人吧。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为什么说滑雪场的尽头是骨科医院?

// END

大家好,这里是「网易上流」。

我们向上奋斗,我们向上漂流。

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揭秘你不了解的城市特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