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轻选手抢眼、“弱势”项目走强,中国雪上项目不再孤军奋战

【环球时报记者 陈晨曦】2月9日,崇礼晴好无风。在这里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似乎也波澜不惊。殊不知,看似平常的比赛日,却显现出中国冰雪运动的进取与努力——冬奥会北欧两项赛场首次出现中国选手身影,赵嘉文只身挑战这项难度极大的冬奥项目;中国首次实现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满额参赛,男女各4名队员在赛道中飞舞翻转。从谷爱凌、苏翊鸣在雪上项目摘金夺银,到多个雪上项目空白被中国选手填补,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推动大陆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冰强雪弱”的局面有望改变。

“冰强雪弱”已有改观

在谷爱凌8日夺下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之前,中国的上一枚雪上项目金牌还要追溯到16年前,当时,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一鸣惊人。在北京冬奥会前,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3枚冬奥金牌,出自雪上项目的仅此一枚。

实际上,冬奥会在设项时,雪上项目要远多于冰上项目。北京冬奥会的109枚金牌中,雪上项目占76枚。如果中国体育想扭转“夏强冬弱”的不平衡局面,就必须要从改变“冰强雪弱”的现状开始。可喜的是,雪上项目已经在北京冬奥会上展现出富有朝气的冲击力。谷爱凌和苏翊鸣这两位“00后”选手,不仅扛起各自项目的大旗,而且他们在比赛中表现出的自信从容和勇于突破的特质,更是预示着项目未来的无限可能。

年轻选手抢眼、“弱势”项目走强,中国雪上项目不再孤军奋战

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和跳台滑雪等中国弱势项目,正借冬奥之机迅速提升实力。通过科技助力、跨界跨项选才等方式扩展参赛面和参赛人数,越野滑雪和高山滑雪实现全项目参赛,跳台滑雪则首次实现男女选手同时亮相。

赛事仍有亮点值得期待

好戏还远未收场。2月13日,谷爱凌将在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资格赛中出场,此后,她还有U型场地技巧的比赛任务;苏翊鸣将于11日转战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相比坡面障碍,他在这一项目上更加得心应手。

在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谷爱凌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爱沙尼亚的希尔达鲁。两年前的洛桑冬青奥会上,谷爱凌在U型场地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上均摘得金牌,唯一一枚银牌就是在坡面障碍技巧上输给了希尔达鲁。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加拿大29岁名将凯西·夏普是平昌冬奥会冠军,也将是谷爱凌在这一项目上的强劲对手。

此外,在中国传统优势项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中国队将以强大阵容全面出击。索契冬奥会女子银牌得主徐梦桃、平昌冬奥会女子铜牌得主孔凡钰、平昌冬奥会男子亚军贾宗洋、“世界难度第一人”齐广璞均极具竞争力。2月10日,首次进入冬奥会的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将决出冠军,男女实力均衡的中国队值得期待。

徐梦桃的最大对手是卫冕冠军、白俄罗斯选手胡斯科娃,澳大利亚选手皮尔也颇具实力。男子组方面,中国选手要挑战实力强大的俄罗斯运动员马克西姆——他在本赛季的4站世界杯比赛中从未让冠军旁落,被认为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项目的最大夺冠热门。

奥运遗产助力发展

一流的场地将为中国雪上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日,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决出冠军,首钢滑雪大跳台这座颇具“工业风”的赛场再次吸引全世界目光。这也是世界上首个永久性大跳台场地。

如今,张家口赛区的核心区崇礼已建设有七大滑雪场,共建成169条雪道,总长度162公里,其中10条高级雪道通过国际认证。

参与此次冬奥会的雪上选手更是宝贵财富。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