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作者:铃央央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日本女画家的画作。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小仓游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画家,无论是她的画作还是对生活的态度。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小仓游龟出生于 1895 年,逝世于2000 年,终年 105 岁。她为日本著名画家、历史画泰斗:安田靫彦的学生。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安田靫彦曾对她说:“人,应该每隔五年就返回到婴儿时的状态,成为一张白纸,从头再来。”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小仓谨记师训,百年的人生中不断追求新的绘画世界,探索磨练自己的艺术技艺,她在延续了日本画传统的同时开辟了新的画境,受到众人的尊敬。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她继承了安田靫彦洗练、雅致的绘画风格和审美取向。同时,还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使她的画作呈现出清新含蓄、简洁高雅、质朴清纯的风格,且蕴含着东方美学的境界和道家的风骨。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小仓在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期间学的是国汉专业,因此比起一般人来有着良好的国学和传统文化修养。

譬如这幅画,可以起名为:“黄狗卧花阴”。显然小仓读过三言二拍之三难苏学士,而且知道下面这个典故: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她的文笔也非常优美,经常在报纸、杂志上投稿,报恩会的会员杂志上曾经刊登过她的日记,日记中,她客观地叙述了作为人类、作为女性、作为画家以及作为信仰者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画室中》、《续画室中》为题的文集显露了她的国学修养和文学造诣,描写细腻,同她的画一样,为我们展现了充满爱和幸福的世界。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她和梵高一样,似乎很喜欢金黄色,很多幅画作以金色打底,配以蓝色的调子,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简约的写实中不乏装饰的情趣,弥散着佛性的气氛。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关于她的静物画,也好评颇多。事实上,她最初画静物画是在一种不得已的生活情状下展开的。安田靫彦在评价她静物画时说 :“关于描绘静物画的动机,是因为在边教书边照顾病人的短暂时间里,小仓把花、果实、器皿等身边的静物作为素材来描绘。”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她自己则说“并不是刻意表现近代感的,但也没有刻意强调幽玄,只是随意地写生随意地描绘。那时候就算是不能引起共鸣也还是要这样描绘。”

喜欢这种任性随意的绘画态度。

那些看似随意的静物,不刻意、不苛求的态度彰显着画家不凡的品格。

她的画无论技法、用色都有独到的范式,如同悟道,轻松的心态蕴含着深厚的修养。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可自从 1951 年以后,她就转移到了鉴赏画的世界,喜爱鉴赏花卉、陶器、漆器。她将自己的全部画魂倾注到这些造型性很强的艺术品身上。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九谷烧的陶磁器大概是她的最爱,细腻乃至繁复的纹样、明黄或玫红为主的鲜亮色彩,最切合她的鉴赏与表现力。

九谷瓶子是她另一位老师小林古径的爱物。小林古径与安田靫彦、前田青邨三人,一生雁行,相互促进。

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谷川彻三认为,明治以后的日本画,以富冈铁斋和小林古径为最高之存在。

古径之画,线条严密、色彩清丽,意境澄明、气韵生动。战后新锐画家或出其门下或受其影响,又可自创风格,是日本画坛之福。

谷川彻三因和小林、安田私交甚笃,重其为人,便更推崇其画作。小林古径的作品很难一见,在此分享一下: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日式琳派的梅枝,应该对梵高也影响很大。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一起欣赏更多美丽的画,一起看更好的世界吧。

画境——于平凡中透佛性

视频加载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