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初六,在仙女山看雪后返。晚九时过,抵水江服务区。彼时服务区人声鼎沸,人满为患。​​想来都是忍受了长时间的堵塞,终于突出重

作者:月上闻折柳

初六,在仙女山看雪后返。晚九时过,抵水江服务区。彼时服务区人声鼎沸,人满为患。

​想来都是忍受了长时间的堵塞,终于突出重围,到最近的服务区打尖,安抚饥肠辘辘的自个。

​尽管时辰已晚,自助餐厅仍然有餐饮出售;超市的方便面卖到脱销;开水器前挤得水泄不通。

​都是堵车惹的祸。

​我们上山的时候跟着导航的指示,从土坎下道,走一条从来走过的路,堵。

​下山的时候,我们选择从前走过的路,并在三岔路口听警察叔叔的建议,直行,仍堵。

​在武隆互通,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小时。好在出行前已做好了心理建议,平心静气地接受现状。只想着若十二点前到不了家,就近下道,先享受节日优惠再说。

​等到我们终于挪移到高速公路收费口,一口老血差点喷涌而出。

​ETC通道空空如也,排队进人工及ETC&人工的通道挤满了车,顺便,把前往ETC通道的路给堵了。

​我们来时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堵车的缘由多样,撇开交通事故和车流量过大不讲,很多时候都是因一己私心所致。

​在应急车道呼啸而过的,把加塞搞得理直气壮。

​占着ETC车道走人工收费的,自然是秉持先到有理了。

​至于在行车道超车道玩漂移的,比拼的是高超的车技。

​好在,大多数人是规矩的,对堵车及堵车的缘由司空见惯,所以躺平任虐,总归会通车。

​如此,我们下午四点二十下山,行60公里,晚九时过到达水江服务区,见到人山人海的就餐小憩的场景,就不足为怪了。

​买了方便面,排队等开水。

​接水的人实在太多,水温急速下降。等我排到的时候,水温已下90℃。前排等水的人都停下来,等水开。

​后面的人挤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往水杯或方便面桶里灌水。

​前面等水的人好心且不耐烦地说“水没涨”,后者听耳不闻,顾自接水离开。水温下降到50多度,仍有人不管不顾,

​看来水是开不了了。讲究的人隐忍着等,不在乎的人无畏地接,大约觉得是热水就行。

​想起少年时曾做过的一道心理测试题:走入沙漠,渺无人烟,太阳毒辣,又累又渴,突然看到一破罐子里盛着浑浊的泥水,你是澄清了喝还是一饮而尽。

​记得我是选了一饮而尽。

​笑话,生死之间,还讲究个啥。

​但我揣测,那些接未开之水的人,在并无性命之忧的情况下急不可奈,要么是忘记了开水是100℃(有好几个年轻男人问我要多少度才能喝,大约直饮水种的因),要么就是不在乎,热的就行。

​我终究没等到水开,跟着一个小姑娘去自助餐厅讨了开水,算是把空落落的肚子对付了。

​到家刚好十二点,上了绕城畅通无阻。

​堵车其实很奇妙。很多时候,停停走走,等通了,既未见车祸现场,也不见滚滚车流,然而就是堵,且堵得不是点把点。

​节日还出游吗。当然!喜欢旅行的人向来记吃不记打。#原创随笔#

初六,在仙女山看雪后返。晚九时过,抵水江服务区。彼时服务区人声鼎沸,人满为患。​​想来都是忍受了长时间的堵塞,终于突出重
初六,在仙女山看雪后返。晚九时过,抵水江服务区。彼时服务区人声鼎沸,人满为患。​​想来都是忍受了长时间的堵塞,终于突出重
初六,在仙女山看雪后返。晚九时过,抵水江服务区。彼时服务区人声鼎沸,人满为患。​​想来都是忍受了长时间的堵塞,终于突出重
初六,在仙女山看雪后返。晚九时过,抵水江服务区。彼时服务区人声鼎沸,人满为患。​​想来都是忍受了长时间的堵塞,终于突出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