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inux 下释放内存,swap交换区缓存

关于内存耗尽的总结:

1)在进程收到OOM之前,内核将刷新文件系统的cache来释放空间.

2)将交换区的页面移到磁盘上.

3)当内存变少时,虚拟性使每个进程通过交换区来做简单的上下文环境切换.

4)当进程消耗尽交换内存后,才会引发out-of-memory(OOM)来kill那些进程.

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来手动进行Linux下释放内存的操作,其实也就是释放缓存的操作了。

要达到释放缓存的目的,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下关键的配置文件/proc/sys/vm/drop_caches。这个文件中记录了缓存释放的参数,默认值为0,也就是不释放缓存。他的值可以为0~3之间的任意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0 – 不释放

1 – 释放页缓存

2 – 释放dentries和inodes

3 – 释放所有缓存

知道了参数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使用下面的指令来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sync指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迟的块 I/O 和读写映射文件。否则在释放缓存的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未保存的文件。

# sync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需要的参数写进/proc/sys/vm/drop_caches文件中,比如我们需要释放所有缓存,就输入下面的命令:

#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此指令输入后会立即生效,可以查询现在的可用内存明显的变多了。

要查询当前缓存释放的参数,可以输入下面的指令:

#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swap的概述

swap的作用可简单描述为:

当内存不够用时,将存储器中的数据块从DRAM移到swap的磁盘空间中,以释放更多的空间给当前进程使用.

当再次需要那些数据时,就可以将swap磁盘中的数据重新移到内存,而将那些不用的数据块从内存移到swap中.

2)数据从内存移动交换区的行为被称为页面调用,发生在后台的页面调用没有来自应用程序的干涉.

3)swap空间是分页的,每一页的大小和内存页的大小一样.

4)并不是一定要给每个系统划分SWAP,比如大多数的嵌入式就没有swap.

##在执行以上操作以后,查看你的swap分区还是满了,你首先查看一下你实际的内存剩多少空间,然后在查看自己的swap空间用了多少,首先提前保证实际剩余的内存比你的swap的内存的空间要大,然后执行一下操作,否则会宕机的!

首先我们停掉swap分区,

会查看到你的swap分区是挂在哪里!

# swapon -s      

然后比如说我的是挂到/dev/dm-1

# swapoff   /dev/dm-1      

停止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为他会把内存释放到实际内存当中,

然后在启动我们的swap分区

# swapon -a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