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以长情陪伴告白速滑的49岁佩希施泰因;谷爱凌与泰丝的惺惺相惜;为世界而歌颂的马兰合唱团;志愿者与参赛选手的真情流露......竞技场上从不缺冲突与对抗,但这些故事,都在向我们诉说:冬奥赛场上的冰与雪,是有温度的。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那一块「金牌」。

文 / 王楠

编辑 / 殷豪男

01

「我的双腿老了,但心还年轻。」

在2月5日女子速度滑冰3000米的比赛中,22岁的中国小将阿合娜尔·阿达克在第一组亮相。与她同场竞技,站在外侧赛道的,则是1972年出生于德国的49岁传奇老将——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

作为本届冬奥会最为高龄的参赛选手,49岁的年纪所记录的并非只有光阴的流逝,还有这位传奇老将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2009年德国媒体报道,国际滑冰联合会(ISU)分析了运动员生物护照后,认为佩希施泰因的血液中网状细胞含量不正常,怀疑她人为地通过增加红血球数量以提高速度和耐力。最终判罚其禁赛两年,并导致佩希施泰因错过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此后,佩希施泰因坚持否认使用了兴奋剂,但她多次向体育仲裁法庭和瑞士联邦法庭提出的上诉都被一一否决。

这段往事令佩希施泰因饱受抨击和谴责,也成为她职业生涯中最沉重的打击。

直到2010年初,一份来自德国血液学和肿瘤学协会的专家报告澄清了佩希施泰因的血液异常,事实上是来自她父亲的遗传性缺陷。在不断申诉和维权之后,2015年她终于得到重回赛场的机会。

翻看佩希施泰因的职业履历,从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到如今的中国北京,这已经是她第八次踏上冬奥的赛场。并且,这次出征北京冬奥会的她,还成为了德国代表团的旗手。

「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荣耀,我倾尽自己所能,在职业生涯中有机会为德国队擎起国旗。作为即将创纪录的老将,我感到无比骄傲。」

「我的双腿老了,但心还年轻。」佩希施泰因说。

本月底,她将迎来自己的50岁生日。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图片截取自国际滑联官网

国际滑联官网的一份纪录显示,佩希施泰因作为速滑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不仅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速滑女子5000米奥运会纪录。同时,她身上还烙印着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符号。

例如:八届冬奥会参赛纪录(参赛次数追平跳台滑雪运动员葛西纪明)、参加冬奥会最年长的女性运动员、获奖最多的德国冬奥运动员(包括五枚金牌和三枚银牌)、首位在五届冬奥会收获奖牌的速滑运动员......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佩希施泰因与所获得的荣誉

北京冬奥会很有可能会是佩希施泰因职业生涯的绝唱,八届冬奥,5金2银2铜。她曾俯视群雄,也曾坠入谷底,但却从未离开。

02

金牌之外的体育力量

在昨天进行的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凭借最后一轮完成的动作Double cork 1620获得了94.5分的高分,一举锁定该项目的金牌。

在比赛后,有一个暖心的细节也被网友们发现。法国选手泰丝在前两轮稳坐榜首的情况下,第三轮发挥失常,总分被谷爱凌超越,最终错失金牌。泰丝在落地后掩面痛哭,久久无法起身。此时已经创造了历史的谷爱凌并未在一旁孤芳自赏,而是与铜牌得主玛蒂尔德·格雷莫德一同俯身,安慰起了坐地哭泣的泰丝。

而不为人所知的是,法国选手泰丝赛后略显失态,并非是「输不起」的表现,而是因其内心积压了一份极为沉重的「爱」:在今年一月,法国选手泰丝的父亲刚刚离世。她原本是想将这枚金牌,献给天堂的父亲。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有外国记者在推特上表示「法国选手泰丝的父亲在一个月前刚刚离世,赛后三位运动员的表现是多么的有情有爱」

至亲离世,一度让泰丝有些迷失,她曾因过度悲痛而久久无法踏上雪场。本次比赛,泰丝急切地想要将一枚金牌献给父亲。而最终没能如愿的结果,击垮了这个勇敢女孩儿心中最深的柔软。

赛后,谷爱凌也大度地表示:「我为泰丝而感到骄傲,正是她的精彩表现让我在最后一轮敢于挑战1620,我的金牌有一半是属于她的。」

而冬奥会上的暖心故事,也远不止这一个。

03

生于泥土的圣洁之歌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44个稚嫩的中国面孔,用希腊语向世界吟唱了《奥林匹克颂歌》。

这群孩子,名叫马兰合唱团。

这份天籁,则来自山野。

自1960年以来,每届奥运会开幕式都会演唱这首庄严的奥林匹克会歌。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首歌曲的表演者都是著名歌唱家。而此次张艺谋导演选择「让泥土的芳香登上大雅之堂」,无疑是一个挑战。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两年前刚刚消除绝对贫困。从冬奥开幕几个月前,这群孩子们几乎还不会识谱。到开幕式现场,无伴奏演唱升降调极为复杂的奥林匹克会歌。几个月的努力,彰显的是中国人向世界传递圣洁友爱的期许,凝结的是参演儿童和幕后工作人员的日夜付出。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乡村教师邓小岚教孩子们唱歌

79岁的「音乐奶奶」邓小岚在退休之后,一个月三次辗转北京、河北两地,用了近4个月的时间教山里的孩子们学习音乐,才最终让这首《奥林匹克颂》惊艳了全世界。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演唱当晚,正值农历虎年春节期间。孩子们身着印有「虎头娃」剪纸形象的服装演出,寄托了平安喜乐,勇猛强大的热切期许。也将来自河北蔚县的剪纸非遗文化与山区儿童一起带上冬奥开幕式。中国人用自己的浪漫方式,向世界传递真挚的情感。

04

双向奔赴的冬奥友谊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一条来自Tiktok的短视频迅速蹿红网络。视频的主角是来自美国的单板滑雪选手泰莎·莫德,她动情地讲述着自己在本次入场仪式中的难忘经历。

她坦言「那是有生以来最疯狂的一夜,所有的志愿者都充满了善意与美好,他们发自真心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其中她特别提及在回看自己的手机录影时,每每看到那个身着粉色上衣,挥舞着手臂并喊着「Welcome to China!」的志愿者都会忍不住落泪。

很快,泰莎的社交媒体就收到了更多来自中国网友的祝福和问候。大家都希望情感真挚的泰莎能够享受奥运,顺利比赛。

直到第二天下午,泰莎口中的粉衣志愿者被找到了——他是来自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本科三年级的孙泽宇,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担任标兵志愿者。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在给泰莎的回信中孙泽宇写:非常欣喜泰莎还记得自己的笑容和那句欢迎,并感谢她能帮自己记录下人生中如此重要的一瞬间。他也祝愿泰莎和所有运动员能够顺利完赛,就像2008年奥运会《北京欢迎你》唱的那样——「在黄土地刷新成绩」。

在文末他还邀请泰莎待疫情结束,再来中国看看。他会摘下口罩,当面说出那句Welcome to China!

体育的魅力,有时无关于“金牌”

孙泽宇给泰莎的回信

谷爱凌与泰丝的惺惺相惜;为世界而歌颂的马兰合唱团;志愿者与参赛选手的真情流露;以长情陪伴告白速滑的佩希施泰因......竞技场上从不缺冲突与对抗,但这些故事,都在向我们诉说:冬奥赛场上的冰与雪,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