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防盗特成功的古墓,墓中千件文物未丢,只留下30具盗墓贼遗骸

古代防盗特成功的古墓,墓中千件文物未丢,只留下30具盗墓贼遗骸

因着古代的国人总是相信人死之后就会前往另一个世界,所以古人对于死后之所的重视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厚葬之风”盛行,生前所能享受的一切死后他们都要带到墓里去,就为了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但也正是因着厚葬之风的横行,世间人都知道墓中的宝贝多,越是生前身居高位之人,墓中的宝贝越多。死人总是比活人好欺负的,由此便催生了一批专门盗取墓中宝物的职业出来——盗墓贼。

古代防盗特成功的古墓,墓中千件文物未丢,只留下30具盗墓贼遗骸

但世间之人也知有盗墓贼的存在,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地下的财富被当世人夺走,各种墓室的防盗措施也是层出不穷。可财帛动人心,盗墓贼破法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不少的古墓都处于“十室九空”的状态。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墓葬,却十分的特殊。

这个墓葬就是2005年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在河南上蔡发掘的“郭庄楚墓”,这个墓穴在发掘的时候就发现了大大小小近17个盗洞,但墓室中大大小小近千余件楚式的青铜器和大小金玉却从未少过,且在发掘之时,大家还发现了近30具明显不属于墓中陪葬者的尸体。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防盗特成功的古墓,墓中千件文物未丢,只留下30具盗墓贼遗骸

实际上,这个墓室可以被称为是中国防盗最成功的古墓了,这也和他墓室的结构有关系。首先这个墓室的结构是“流沙墓”,流沙墓是所有的盗墓贼最头疼的一种墓葬结构了。他在建设的时候就要挖开面积几十甚至是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

然后将墓室的主要棺椁,以及陪葬品按照风水先生事先定好的方位放下去。随后便用干燥的细砂回填,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墓室之中干燥的环境,可以防腐。又可以防止盗墓贼盗墓,因为干燥的细砂流动性极强,盗墓贼挖通了盗洞也毫无办法。

古代防盗特成功的古墓,墓中千件文物未丢,只留下30具盗墓贼遗骸

而这个楚墓之中不仅仅用了近3000方的细沙回填,同时还在流沙之中放置了不少边沿锋利的细碎石头。盗墓贼在挖通盗洞即使是没有被细砂拦住,也会被这锋利的石头给割伤或者是砸死。而这也是墓中近30余俱尸体的来历。

当然就像前文所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流沙墓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可解的。许多盗墓贼面对流沙墓一般会采用煤矿工人挖煤之时以木板挡住细煤的做法,一样拦住流沙,直达主墓室。

古代防盗特成功的古墓,墓中千件文物未丢,只留下30具盗墓贼遗骸

但这墓主人果然是聪慧,他不仅是在流沙墓中填上了锋利的石头。还造就两个“真假棺椁”,假棺椁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吸引盗墓贼的视线,真棺椁则是掩藏在假棺椁的下方。好不显眼,而且盗墓贼要是连着墓道径直向前的话,则会被带到假棺椁所在的墓室之中。

而真棺椁所在的墓室,则是在墓道之中有一个狭小的拐角。要经过这个拐角,才能达到真棺椁所在的墓室之中。很显然,17个盗洞代表着前去盗墓的起码有17波盗墓贼。但现今发掘出的近千余件文物,代表着没有一个人发现了这墓主人的“小心机”。

不得不说,这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不能够小觑。考古队的工作人员都是调来的大型机械才将墓中的细砂与石头去全部清除掉,露出下面近200多平的空间,才找到真正的主墓室。若不是科技的手段,想必专业考古队员,也会被这墓主人骗去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