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增资9亿美元,起亚在华的“背水一战”

作者:星车场
增资9亿美元,起亚在华的“背水一战”

自东风公司正式退出合资之后,短短一月内,起亚与悦达又有了新动作。

2月7日,起亚与悦达、盐城市人民政府签署增资协议。协议表示,双方将建立新合资公司,并为此增资9亿美元。除此之外,新合资公司还将在产品、资金、设立出口基地等方面制定全新发展方针。

不过业内迫切了解的新合资公司的股比及名称,该协议并未提及,仅表示合资公司名称将于4月份公布。据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披露,其将在原基础上进行股权调整,而改名也是在增资之后。

增资9亿美元,起亚在华的“背水一战”

起亚意图控股

与一般合资车企为两方共同出资不同的是,东风悦达起亚为三方合资。2002年8月,起亚、东风公司、悦达共同出资成立了东风悦达起亚,三者的股比分别为50:25:25。

三家企业曾经为了股比就已有过激烈争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股比变更的事情未能成行。而在东风悦达起亚跌下神坛之后,东风公司萌生了退意。

去年8月,东风公司、悦达和起亚签署东风公司退股备忘录。同年12月,东风公司仅以不到3亿元的价格就将东风悦达起亚25%的股权进行转让,正式退出合资公司。

至今东风悦达起亚25%的股权花落谁家,尚不知晓。而在此次协议中,9亿元的增资中起亚和悦达各占多少、双方股比均未披露。不过从多方消息以及目前的形式来看,东风25%的股权将被起亚收购,最终起亚将完成对新合资公司的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初就有传闻称,现代起亚有意迫使东风公司和悦达退股,以达到对合资公司控股的目的。

而在合资股比正式解禁的2022年,起亚有这样的动作,难免不让人心生怀疑。政策上,随着国家发改委对合资股比的解除,现代起亚已经有了基础支持,而且目前已有宝马、大众等多家合资车企控股成功。

政策支持仅是其一,江苏悦达的实力难以抗衡现代起亚这一跨国车企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如同宝马控股华晨宝马、大众控股江淮大众一样,就是因为华晨、江淮的实力较弱所致。

目前,其官网和社交平台仍然采用“东风悦达起亚”这一旧名,业内对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新合资公司更名为“起亚中国”的可能性会更大。东风悦达起亚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合资将以起亚运营为主,悦达集团加以支持。

不过对于合资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现代起亚控股也将更利于公司品牌的发展和运营。有内部人士对此分析道。

增资9亿美元,起亚在华的“背水一战”

起亚的最后一博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东风悦达起亚曾一度与德系、日系品牌平起平坐。2012-2014年,东风悦达起亚每年的销售增长达一成以上。而凭借媲美国产车的价格,东风悦达起亚在2016年更是迎来了64万辆的交付量顶峰。

高光总是来的短暂。次年,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犹如过山车般直线下滑,业绩惨淡。到了2020年,东风悦达起亚年亏损就高达47.5亿元。

我们将由内而外开启变革,包括电动战略落地、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柳昌昇曾如此表示。

在此次协议中,起亚对于未来战略做了更为细致的阐述。产品方面,起亚将导入全球战略车型以及新能源车。而且新合资还将抛弃之前的低价竞争模式,“未来售价低于10万元以下的车型都将停产”。

增资9亿美元,起亚在华的“背水一战”

去年,随着李峰等本土人才的离职,柳昌昇的接任,韩方“本土化”人才管理模式几近失败。与之相反的是,丰田、大众等众多合资车企都在大量引入本土高管。而在这次协议中,起亚也表示,合资公司将引入本土人才,组建全新的组织架构,积极推动本土化发展。

整体来看,如果没有了股东的掣肘,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起亚势必会全力以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依托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起亚在中国也应该有回归的可能。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已落后德系、日系多年的韩系车,想要在未来十年,将年产销仅十余万的销量增长到10年累计400万辆,仍有不小困难。而且若起亚两三年内不能复兴,未来将更不可能达到此前的巅峰时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