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马云丹:新桃似小令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光走至岁月最浓处,又到新桃换旧符的春节了。

青未了|马云丹:新桃似小令

新桃二字格外柔丽温暖而喜庆。《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新桃便是崭新的桃符,是中国红的春联。

新桃像一首首欢乐的小令,带着祝愿带着温暖带着欢喜蹦跳到眼前,告诉我们春节开始梳妆打扮了。

春联二字念起来温暖却略显俗常,而桃符二字读起来又有点神道,还是新桃读来让人心生欢喜,是从心底喜上眉梢的欢喜,犹如那些小巧玲珑的桃花蓓蕾站上枝头,只等那一声爆竹的号令,将羞红的脸蛋露出来,一笑便是春天了。

在春节这样普天同庆的节日中,桃红色太羞赧不够奔放不够热烈,唯有中国红才能在此时激动地表达出时光的浓烈与人们心中的喜悦。

青未了|马云丹:新桃似小令

所以写这样喜庆的春节新桃是一定要用中国红的纸张,蘸取饱满的墨汁写就,让心中的期盼与祝福,欢喜与幸福跃上纸张,将生活的趣味与暖意生动精致地浓缩起来,然后以踏实之姿尽显生活真味。

新桃的内容吉祥又如意,哲理又美好,有思想有艺术,歌生活颂祖国,它承载民族的文明烘托渲染春节气氛,新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以及平仄和谐的音韵,抒发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愿景。

如今有许多春联是被印刷出来的,各种字体印刷在纸张上,纸张生硬字体生板,各种造型呈现出新意,却没有新桃羞赧又豪放的欢喜之气。

日子是烟火缭绕、活色生香、千姿百态的,每个人对生活的感触都不同,怎能是一个模板可规整得来的?印刷让它们失去了素朴的可爱与温度,更没有了新桃崭新的样貌和饱满的情感,如若将这些印刷出来的春联称为新桃实在是有些牵强。

父亲年年都是要自己买来中国红的纸张写新桃,他拿了尺子和裁纸刀自己裁纸,我备笔墨砚台。每年都要先写一副我最喜欢的新桃: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满人间。这一副新桃里写着时光与我们增了光华,一家人健康快乐平安依旧,这是俗尘中的大福气是最美满的收获,是春满人间的样子。

青未了|马云丹:新桃似小令

动了笔墨纸砚,墨香自然就把左邻右舍吸引了来,他们知道父亲开始写春联了便前来请父亲给他们写,一天下来房间里摆满了春联与福字,从外边走进来便步入了年的盛景中。

当写了一整天新桃的父亲累并快乐着收拾着笔墨纸砚时,邻居们也就来取春联了,我将春联递到他们手中:这是您的新桃,您拿好。他们就笑:这贴的新桃比吃的新桃还美来。他们谢过父亲拿着新桃欢笑而归。

贴新桃的过程是要比古人往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的“桃符”要有仪式感。大年三十傍晚家人都回到家中来了,就准备贴新桃了。母亲在铁勺里放少许小麦粉,加上些许水在炉灶上打浆糊,不停地搅动渐渐有麦香飘起来,浆糊也就打好了。

父亲用小刷子将浆糊刷在新桃的背面,我和姐姐各从一侧一起拿起新桃在父亲母亲的扶持下踩到凳子上,父亲退出几步指挥着高度,我和姐姐将新桃慢慢贴到门框上用手轻轻抚平。

跳下凳子,远看新桃,喜不自胜,这中国红的新桃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春节底色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光从一副副新桃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温暖前行。春,簇拥着我们欢喜奔跑。

青未了|马云丹:新桃似小令

【作者简介】 马云丹:博山区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在山河岁月中静简行走,种小字悦自心,与文字私语,与日常缠绵,愿安静生长,相遇世间悲欢。

壹点号 文学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