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电动汽车已经开始成为时代的主流,“大屏”、“多屏”已经逐步成为汽车产品的标配。需要注意的是,在“内卷”严重的汽车行业里,智能语音、HUD、OTA、DMS等功能配置均是各大车企旗下产品竞相宣传的亮点配置。然而,不少读者却发现,大多数汽车产品在智能化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对此,有读者便会发问,“未来的汽车产品是否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趋于同质化?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内饰设计一贯崇尚极简主义,也就是大家常说的“Less is More”。在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汽车产品也开始走上了这一条“道路”,内饰设计愈发简洁,尤其是中控显示屏。不少细心的车迷便会发现,现阶段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中控几乎一致,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一个尺寸较大的“平板电脑”加一个数字仪表盘。唯一的不同就是,中控屏幕的主题背景不太一样,就好比APP换了个主题一样。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这一现象表明了目前汽车行业的汽车产品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对此,不少行业人士认为,之所以汽车产品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同质化,不外乎车企在产品研发上投入力度较小,研发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产品在创新上表现不足。另外,产业链上游缺少表现优秀的企业,给车企提供的配套解决方案相对较少。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不得不承认,由于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行业在智能化领域的积淀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车企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大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增长至2556亿元,预计在2026年产业规模将达到5895亿元。由此可见,各大车企以及相关产业在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力度还是非常大的。至于为什么现阶段汽车行业会趋于同质化,缸哥认为这背后更多的是当下正处于汽车智能化的萌发阶段,各方面仍待完善以及研发产品的影响还没有爆发出来。

“个性化”才是新“标签”

当然,目前不少车企旗下产品采用的智能方案,大多数都来自于供应商。比如说智能座舱,作为人车交互最直接感知的部分,同时也是出行空间属性的集中体现,智能座舱是否具有鲜明的特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研发程度。因此,对于车企而言,如何打造具备品牌标签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属性,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是现阶段车企需要提前思考与规划的重点。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记得在今年年初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过一则关于理想ONE的AEB刹车测试成绩排名。据缸哥了解到的信息,目前的汽车市场上不少车型搭载的AEB产品均来自于海外供应商。

虽然海外供应商所提供的AEB产品相对比较完善,但是这些AEB产品大多基于海外交通环境开发而来,难以国内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由海外供应商所提供的AEB产品,车企基本上只能使用功能,并不能针对功能进行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理想汽车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也是为什么理想ONE在测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后,李想会发文“炫耀”。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或许在大家看来,AEB产品仅仅是汽车智能化的一个“分支”,但是从某程度上来看,车企如果无法在智能化领域上打出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标签,那么就意味着车企会趋于同质化,最终丧失掉竞争力。

强强联手,避免同质化!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早前,特斯拉某高管曾表示,“特斯拉自成立之日开始,便定位为“科技公司”。特斯拉的创新并不仅仅体现在硬件方面,而且在软件、商业模式等都有突破,其OTA(空中下载技术)不断进行实现数据能力、地图能力等方面升级,从而避免同质化竞争。”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9月,大陆搭载OTA新车的上险量为520.24万辆,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98.4%,前装标配搭载率为35.06%,同比增加约15%。这意味着,未来汽车行业在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堆料、抄袭成风,车企应如何在同质化市场破局?

相信大家都知道,与新势力车企相比,传统车企在向智能化发力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劣势。面对竞争激烈的智能化领域,缸哥认为,这不仅是考验车企的软件实力,同时也是对硬件能力的一次“大考”。结合各大车企的战略来看,大多数车企为了兼顾软件、硬件,实现齐头并进,大多数都会采用结盟的形式,比如上汽联手阿里、广汽与华为等等。在“强强联手”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汽车行业接下来将会走出“同质化”竞争的阶段,迈向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总结

产品同质化是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了一个时期,车企现阶段所面对的同质化问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这一问题也将会得到本质化的改变。毕竟在众多优秀企业的加入下,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甚至能够达到“千人千面”的程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