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怎么使中国男足飞跃?

作者:明月笛声仗剑天涯

一提中国男足,人们都冷嘲热讽,极力撇清与自己的关系,仿佛不挖苦几句就不爱国似的。老实说,这样有用吗?中国男足不行,中国人也不长脸,难道中国的足球机制长脸吗?中国的那些智囊们长脸吗?尤其像我这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别人说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你大可上去揍他两拳,“打你个死不要脸的!”我可真有呀![捂脸]

纬地,咱是正八经的农学专业的耪地的;经天,咱还是八辈儿糊风筝的传承人。像我这样会糊风筝的耪地者,你说不是经天纬地之才,谁还是?

这些年我们对男足的投入不可谓不巨,政府,企业一起上,但收效甚微。14亿人找不出12个会踢足球的男人,而且越来越差劲。问题出在哪儿?笔者认为是方向和机制性的问题。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少子化的社会现实,妈宝男、伪娘成为育儿的趋向。新生代的体质、应激能力和对抗能力大幅度滑坡, 而身体对抗能力要求较高的足球和篮球,若还把希望寄托在城市和相对发达地区,只能会使局面越来越糟糕。那么怎么办呢?

中国是个大国,发展极其不平衡。尤其是山区、边远地区、三北地区。把三大球的男队冲冠的希望放到三区,形成产业化,即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体育事业和产业的进步,何乐不为呢?

张召忠老师讲过一次他当兵拉练的经历,尽管自己不服气,可爬到了半山腰,就累得气喘吁吁。人家山区兵主动的替他背了装备,爬到了山顶,还气不长出,面不改色。

2019年也曾在我省的阜平干过工程,阜平是纯山区,论技术“平原工”脑子灵,比“山区工”强不少;可抬东西、挖坑、立水泥柱,这些活儿“山区工”一个能顶“平原工”三个。而且“平员工娇贵”、事多、住宾馆、开工资还得高;“山区工”吃住在工地,连个厕所都没有,每天还乐呵呵的。

二,先沉下心来,不再急于争名次。要“上山下乡,占山为王;要“农村包围城市”。在“三区”做到四级发展,小学、初中、大学、社会都要有场地,有球队,有开放性比赛;有师资,有奖励,有伙食服装补助。有人说这得花多少钱?那么一个外教多少钱?一个外籍球员多少钱?用这些人的钱,就能在几个省把三大球事业搞起来。等到有利可图,企业就会介入,三大球商业链和球文化就会出现,那时三大球也会继乒乓球后成为中国的国球,因为已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普遍地发展愿望。

有人说,省队也经常到下面去选队员,这根本不是一回事。没有广泛的基础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很多潜能和天性就会被磨灭或转嫁。

城里人头脑灵活,体质相对较差,土地金贵,发展小场地体育事业;“三区”人体质好,要求低,土地便宜,发展三球这样的体育事业。如果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我们的体育事业何愁不兴呢?

三,把发展“三区”体育事业作为各个城市、企业支援“三区”的一个重点,甚至培养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部门再有相应的政策倾斜,不愁发展不起来。

四,建立足球、篮球和排球的专业研究学院,发展三大球的技术、医学、食品、服装的科学现代化。建立整体长期的足球目标规划。实现三年有起色,五年争一流,十年稳强队,十五年成国球的目标。

对于足球我纯属外行,甚至不知道用左脚,还是用右脚,还是一脚踢一次。我还一度很看不惯那个看 别人在场地里玩命地跑,他站在大网兜前,看哈哈笑的叫守门员的家伙。但是像我这样耪地的半大老头儿都在为中国男足着急了,那么中国男足腾飞的那天还会远吗!

怎么使中国男足飞跃?

1

怎么使中国男足飞跃?

2

怎么使中国男足飞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