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首位跳台滑雪全国冠军李宝权谈谷爱凌:她是大赛型选手

中国首位跳台滑雪全国冠军李宝权谈谷爱凌:她是大赛型选手

2月8日,18岁的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以惊天一跳拿下金牌,成为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35年前,1987年的2月,18岁的李宝权在第六届全国冬运会上纵身一跳,成为中国首位跳台滑雪全国冠军。

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李宝权表示,谷爱凌是大赛型选手,她对滑雪是“热爱+坚持”,勇于挑战自己,比赛越激烈她越兴奋。以这样一种方式夺得大跳台金牌之后,“我看她另外两个项目的金牌都有戏。说谷爱凌是天才,我看没错。”李宝权说。

接下来谷爱凌会更大胆地去尝试

跳台滑雪在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就是正式比赛项目,但在中国起步较晚。李宝权是两届全国冬运会跳台滑雪冠军。1987年2月的第六届全国冬运会上,18岁的他以47米的成绩夺得中国第一个跳台滑雪全国冠军。当时使用的跳台还是K50级,而非国际正式比赛的K70或K90。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是中国跳台滑雪选手第一次亮相冬奥会,第二次亮相则是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了。

谷爱凌夺金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是北京冬奥会的新设项目。与跳台滑雪不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台高50米,而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为例,其大跳台高度是136.2米。从评分标准来看,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看的是运动员的空中动作和技巧,而跳台滑雪看的是飞行距离和空中姿态。

谷爱凌只有18岁,李宝权说,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在相同场地进行的单板滑雪大跳台都是新兴的雪上项目,运动员都很年轻,与谷爱凌同场竞技的只有一位超过30岁。

“大跳台项目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类似,高难度动作是取胜的决定因素。如果动作难度能达到极致,落地又没有失误的话,那很可能就是冠军。”李宝权说。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谷爱凌的三个冬奥会项目中相对较弱的一项。凭借在最后一跳完美完成了自己从未尝试的高难度动作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谷爱凌震撼夺冠。李宝权认为,谷爱凌之所以能够以如此精彩和震撼的表现夺金,主要源于三点:“首先是热爱。其次就是坚持。第三就是勇于挑战自己,比赛越激烈她越兴奋。最后一跳她没有保守,这是她能够成功的关键。”

最后一跳之前,谷爱凌凭借前两跳的发挥锁定了前三名,对一个初次登上冬奥会赛场的18岁小将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成功。李宝权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谷爱凌尝试超高难度动作来争取最好成绩也是必然。以谷爱凌目前的势头来看,她在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和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的表现更加值得期待,因为她会更大胆地去尝试。

另外,首战告捷后,谷爱凌已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心态可以放松下来。李宝权认为,接下来的两项,如果谷爱凌能够正常发挥训练水平,避免失误的话,有很大希望继续带来惊喜。

“谷爱凌是大赛型选手,又具有超强的实力。说她是天才,我看没错。”李宝权说。

跳台滑雪和空中技巧项目都适合中国人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跳台滑雪运动员第三次出战冬奥会,目前为止,中国选手表现正常。担任吉林市雪上竞技训练中心(水上训练中心)副主任的李宝权,近年都在河南安阳的国家跳伞队基地负责从跳伞苗子中培训和选拔跳台滑雪运动员。

李宝权说,在国家推动下,国内跳台滑雪项目快速发展。现在,国内已建成“雪如意”和河北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等5个可以让跳台滑雪运动员在夏季开展训练的跳台滑雪基地。他表示,和自由式空中技巧、大跳台等项目一样,跳台滑雪实际上是适合中国人身体条件特点的雪上项目之一。

“过去中国跳台滑雪项目起步晚,在国内训练场地条件方面受到的限制不少。”李宝权说,以目前国内跳台滑雪的发展情况来看,4年后的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上,更多中国跳台滑雪选手将会在冬奥会舞台亮相。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