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作者:差评君

图文:文章所提公司官网

一说到宁德时代,大伙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全球锂电池市场的霸主,这家公司单枪匹马拿下了全球 31.8% 的市场份额。

不俗的实力和傲人的成绩,也让它成功在各大榜单的榜首位置雷打不动。在看似孤独寂寞难寻敌手中,像是什么 “ 电茅 ” ( 电池中的茅台 )、 “ 宁王 ” 这类外号也纷纷出圈。

图中的 CATL 就是宁德时代 ▼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但是呢,很多时候第一,也有第一的难处。因为除了要稳固自己头名的地位之外,今天这个友商说能秒杀你,明天又被那个友商全面对标。

在成为行业标杆的同时啊,第一也成为了业界争相想打败的对象。这段时间几个 号称要咬住,甚至要超越宁德时代企业便扎堆上市,而且风头正劲。有些可能是单纯蹭热度博眼球,但有些的拳头好拆真是货真价实的硬。

最近的一位运动员,便是家名叫 SES 的公司。这家公司,在两三天前于纽交所正式上市,当时的市值大概在 36 亿美元左右。

他们挑战大魔王宁德时代的战前感言是:SES 将致力于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 “ 全球领导者 ”,未来完全有机会成为和宁德时代一个量级的公司。

虽然官话一套又一套的,但说实话,几十亿美元市值的小公司,想要长到宁德时代这样的千亿万亿的大个头,很多人连梦都没胆子做。而且有些离谱的是,SES 这家公司到现在搞了十年的研发,还没有任何产品上市开卖。所以啊, SES 也被不少称为是 " PPT 梦想家 " 、 “ PPT 造电池 ” 。

这还没完,更离谱的是,在这个拿不出任何量产实物的公司背后,有着韩国 SK 集团、通用汽车、上汽集团、吉利集团、淡马锡等等名企大资本的投资。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而吸引他们的,其实是一个 SES 手中一项名叫锂金属电池的技术。

也正是这项技术,给了 SES 对标宁德时代的勇气。这么说吧,目前市场绝大部分电车用的都是三元锂电和磷酸铁锂电池,它们都是锂离子电池这一大类。

而锂金属电池据说是电池领域的一次升级,能让电池的体积小一半,或者让同等大小的电池存的电翻个翻。你看,这么一来电车常被吐槽的续航焦虑,不就能迎刃而解了吗?

为了防止大家睡着,锂金属电池背后具体的原理,差评君就不用很大的篇幅介绍啦。

用大白话讲,大概就是直接用金属锂做电池的负极,其实电能存更多。但是因为锂这金属太活泼了,直接用锂的话。。。

安全问题、循环使用都没法解决,于是有了现在业界比较成熟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 但大伙终极目标肯定是想折腾出纯固态 )。

而 SES 这公司研究了十年,号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去年年底他们就公开了非量产版的电池,它相比目前的电池能量密度确实提升了一倍。

市场有需求,他手上号称有技术,就这样,还没卖出一个产品的 SES 就拿到了巨头们的投资,还上了市。

未来呢,SES 准备在上海开设电池工厂,正式开始他们口中的 “ 全球领导者 ” 之路,像是上汽、通用等公司也都占好了坑位,等待着用上锂金属电池。

如果说 SES 看起来有点飘,实际的实力可能和 “ 超越宁德时代 ” 的口号有些不符的话。那么接下来出场的这位选手,和宁王可能是真正 “ 旗鼓相当的对手 ” 。

它便是 LG 新能源。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还记得文章开头的那个市场份额榜单么?排在宁德时代背后的第二名,就是 LG 新能源,它拥有超过 20 % 的市场份额。

好巧不巧的是, LG 新能源也刚好在不久前上市。

而 LG 新能源上市的那场面,在韩国完全可以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来形容。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这么说吧,首先 LG 新能源成为了韩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IPO ,募集了快 700 亿人民币。。。

就算放在世界范围内,最近这 IPO 规模在最近一年也能挤进前二。

另外啊, LG 新能源在上市当天,市值直接就暴涨了 99% , 7500 多亿人民币的市值就有宁德时代的一半儿了。

别的不说啊,整个韩国光是新股票账户开户的数量,和往年比都直接翻了 200% 。

而 LG 新能源这位劲敌的攻擂发言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全球竞赛中, LG 新能源将很快击败中国竞争对手宁德时代。

市场份额、市值都差了宁德时代一大截, LG 的这一番言论到底凭啥呢?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 LG 新能源还真有着一些底牌。。首先在市场方面, LG 新能源的用户覆盖面更广。相比宁德时代较多依赖中国市场, LG 诸如特斯拉、奥迪、雷诺、捷豹等等的客户来自欧美多国。

而且 LG 新能源在中国、美国、波兰、印尼等地都布局了开了工厂、布了产能。反观宁王的海外工厂在近几年才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的拓荒上, LG 相比宁德时代或许会占点优势。

还有啊,虽然在市场份额上拼不过宁德时代,但在收入方面, LG 也会时不时会超那么一超宁王。就拿去年为例,上半年 LG 的营收为 518 亿元,但宁德时代的营收却只有 440 亿。。。

当然啦,这也和它们不同的市场策略有些关系。因为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都出货,而且出货量比例大概为一比一。反观 LG 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价格更高的三元锂电池。

但也不能不承认的是, LG 新能源确实有对标宁德时代的能力。

宁德时代的会计数据:

研发10年,手握一项锂金属电池技术;名企抱团挑战宁德时代?

还有一个坏消息是, LG 新能源的 CEO 还透露过,说是和宁德时代相比, LG 新能源手上剩余的订单比宁王要更多,这些订单总价值大概在 1.3 万亿人民币左右。所以 LG 新能源在与宁德时代的擂台战中,还是有足够的后劲的。要是真如 LG 新能源 CEO 所言的话,他们和宁德时代之间的差距,也很可能会越来越小。

总得来说呢,在宁王的王座前,SES 这种年轻的挑战者、 LG 这种想取而代之的诸侯,他们不是第一批,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批。

而且除了外患之外,宁德时代还有内忧需要解决。正如前不久那篇火遍全网的文章“ 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 ”中就提到过,在宁德时代对产业链的控制相当霸道。

说是在签订协议时,他们会要求车企对未来做出预估,而且不看到钱绝不发货。蔚来的高管就曾拍出房产证明,才说服对方发货。

并且当得你和其他电池厂商接触时,宁王还会甩脸色,动不动不再和你合作。于是乎诸如小鹏这类的核心客户也在积极寻找备胎 ,他们在宁德时代帝国的版图上撬开了一道裂缝。

所以啊,在内忧外患之下,宁王这位子最近多少是有些不够舒坦。毕竟王权这玩意儿,是没有永恒的,即便你强如宁德时代。

版权声明:制造界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转载须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申请转载授权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