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短道速滑的犯规为什么那么多?判罚,你看明白了吗?

在北京时间2月7日晚举行的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韩国选手黄大宪在半决赛第1组的较量中被判罚犯规;决赛中,匈牙利选手刘少林也因黄牌被取消决赛成绩。国际滑联今天在官网发布声明表示,驳回了韩国队的申诉,判罚没问题,同时也驳回了匈牙利队对刘少林被判罚的申诉。

那么为什么短道速滑里面会有那么多的犯规呢?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国际滑联对规则进行了细化,以往相对粗糙的规则进行了细化,甚至加入了红黄牌。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犯规极多的原因。

短道速滑的犯规为什么那么多?判罚,你看明白了吗?

短道速滑犯规动作分为起跑犯规行为和赛道滑行中的犯规行为。

运动员在发令员喊出“准备”之后,如故意放慢准备动作,造成其他运动员起跑犯规,该运动员则会被判“延误警告”。起跑时运动员冰刀任何部位在起跑线上或越过起跑线,都会被判起跑犯规。每组比赛总共只允许1次起跑犯规,第2次起跑犯规的任何运动员都会被判犯规并需在裁判的指引下迅速离开冰面。

短道速滑的犯规为什么那么多?判罚,你看明白了吗?

短道速滑滑道较短,多名运动员同时滑行,可以随意穿插,因此赛制允许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有身体接触,但以推挤、冲撞、脱离滑道、降速、踢人出局等方式阻碍和干扰其他运动员前进的将被视为犯规。运动员一旦被视为犯规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如果裁判认为某次犯规是不安全的、有害的,且危险的,犯规的运动员将会被出示黄牌,该运动员将会被取消犯规的那场比赛的资格,并且不允许参加相关距离项目的下一轮竞争。任何滑行者若在同一场大赛中被出示两次黄牌,将会被罚以红牌,这将会即刻不被允许参加比赛,并且不能参与最后的排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