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2天可重启整个人体免疫系统!”
“饿着就是自然养生之道!”
类似的说法让无数“养生爱好者”趋之若鹜,禁食真有这么多健康好处吗?
禁食重启免疫系统的说法,源自201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上[1]。
这个研究想要探讨,持续时间长的禁食,对化疗和衰老引发的免疫抑制有何影响。
研究用的是小鼠。
科学家把小鼠分成A、B两组,A组自由进食,B组接受多个“禁食-再喂食”的饮食循环干预,一次禁食时长为24~72小时不等。
接着,研究者在固定时间点给小鼠使用化疗药,观察它们血液免疫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
结果显示,化疗药物损坏了小鼠的造血功能。而自由进食的A组小鼠的免疫力相关指标始终处于“崩坏”状态;B组小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禁食后,免疫相关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通过后续的细胞实验,研究者发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归功于“禁食-再喂养”的饮食循环模式,调节了小鼠体内某些特殊的激素,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进而抑制了化疗药物对造血系统的损害作用,促进了造血功能重建。
研究者在衰老的小鼠身上,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长时间禁食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能改善或逆转衰老引起的免疫老化,以及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
免疫系统就像清道夫和保镖,替我们清扫内在和外在的各种致病因子,帮人类抵御疾病。
但随着自然老化,或是一些特殊治疗比如化疗,可能会让免疫系统不得不“低头妥协”——它们的力量被抑制或削弱后,就无力再打击致病因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特殊人群更容易生病,病后难以康复。
这个研究确实提供了一种潜在有效的饮食治疗方案,但任何饮食干预和治疗手段,都不能只凭一篇文献作为根据。原因有几点:
1.研究是基于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动物和人类存在本质的差异。
细胞是在体外环境培养的,和人体内部环境比起来差异很大。
动物和细胞实验的结果,只能说这样的思路有一定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在指定人群身上进行验证,来证实真实有效性和安全性。
绝不是像自媒体那样,武断地将结果直接套用在人的身上。
2.所谓“长时间禁食”的字眼,在这项研究中,是让小鼠禁食24~72小时,而且后续会进行再喂养,并按照一定的周期去循环、干预。
而普通人看到“长时间禁食”这样的字眼,反应完全不同,可能造成误解。有的人也许会让自己长期饿着,处于热量和营养素摄入严重不足的状态,久而久之演变为营养不良,让身心饱受煎熬。这样做,等于慢性自残!
3.针对老年人群和接受化疗的患者,营养干预应该参照相应的学科指南。
这些指南汇集了许多最新的、证据等级高的研究结果来作为指导。光凭单个研究,不足以作为有力的证据。
4.盲目禁食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即便要尝试,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绝不能听信某些自媒体的“科普”,在家拿自己做试验。
某些自媒体最爱玩文字游戏。“免疫重启”给人一种“死灰复燃”的错觉,事实上呢,有可能仅仅是某些指标的改善,是否具有临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很高[2]。这是因为,化疗可直接影响新陈代谢,或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吞咽障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问题,干扰营养素的摄入和利用[2]。
营养不良本身会损坏免疫功能,相当于在化疗毒副作用的基础上火上浇油。
营养不良还会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机体耐受化疗的能力[2]。
因此,化疗患者如果盲目相信长时间禁食的“超级功效”,可能会导致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陷入更加危险的恶性循环中。
至于老年人,他们的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包括咀嚼和消化能力、酶活性和激素水平等[3]。相比普通成年人,本身就面临更大的营养不良性风险,比如肌肉衰减、骨质疏松等。
如果日常膳食摄入不足,只会增加营养缺乏、感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3]。
因此,老年人的体重标准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些,保持在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20~26.9之间最为理想[3]。
多看医典:BMI到底怎么算?
对普通人来说,通过间歇性禁食来控制能量摄入,也许是有一定好处的。
间歇性禁食是说,在一天或一周内,按照一定规律严格控制进食。
保持一段时间少吃或不吃东西,能有效控制热量摄入水平不超标、改良代谢状况、增强抵抗力,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4]。
有3种模式用得最多:
1. 隔日禁食法:每隔1天,禁食1次。但禁食当天并不是啥也不吃,而是确保当天的总能量摄入不超过500~600千卡,相当于只吃一顿正餐的热量。其他时间正常进食。
2. 5+2禁食法:要求在7天内,选择不连续的2天,控制能量摄入在日常的1/4(约女性500千卡、男性600千卡),其余5天正常进食。
3. 限时进食法:要求在1天之内选择连续的6~8个小时,作为允许进食的时间段,其余16~18个小时不进食。
但理论和现实毕竟有差距。
间歇性禁食不符合“一日三餐”的主流饮食文化,遇到应酬或朋友聚会,就很难坚持下去。
禁食期间可能出现情绪问题(比如急躁)、失眠、工作和学习效率低下等。
普通人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禁食,而需要营养师定期评估、监测,以免营养失衡。
这些都让禁食的执行门槛变得很高,甚至成了生活和精神上的负担。
其实,我们也可以在保持正常饮食习惯的同时,通过改良膳食模式和对食物的选择,实现和“间歇性禁食”一样的目的。
可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
保持均衡膳食模式;
让新鲜蔬果、粗杂粮、鱼、蛋、奶等粗加工、新鲜、营养丰富的食物永远占据你食谱的“C位”;
严格限制高糖、高盐、高脂肪、高热量、低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食物(比如可乐等含糖饮料、甜食、膨化食品等)。
划重点!
1.营养和饮食干预,并不是“不吃饭”那么简单,而要基于科学证据,采用被证实能安全、有效改善你的情况的方法。
2.脱离管束和科学观念的极端断食法,比如连续几天只吃苹果或黄瓜,甚至只喝水等方法,都是引人入坑的“歪门邪道”。
3.一定要理智看待网络中疯转的爆文,要想控制饮食和能量摄入,必须在医生、营养师等的指导下进行。
审稿专家:石正莉|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参考文献
[1]Cheng C, Adams G, Perin L et al. Prolonged Fasting Reduces IGF-1/PKA to Promote Hematopoietic-Stem-Cell-Based Regeneration and Reverse Immunosuppression. Cell Stem Cell. 2014;14(6):810-823. doi:10.1016/j.stem.2014.04.014
[2]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等. 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3(3):158-161.
[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4]de Cabo R, Mattson M.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Health, Aging, and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1(26):2541-2551. doi:10.1056/nejmra19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