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国容克贵族们的军队经济学

作者:tebdy

一战后虽然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置异常苛刻,也仅仅是割地赔款限制军队,赶走皇帝组建共和国,组建文官政府消除军国主义。本着贵族何必为难贵族的原则,没有为难容克们,大批容克在政府军队中得以留任,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就是容克。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都会有这么个感觉,容克贵族代代武德充沛英雄辈出,扛着德意志一路狂奔,远的不说,近的有德意志三杰毛奇,罗恩,俾斯麦,军事家克劳塞维茨。那么我换一种方式说,霍亨索伦家族武德充沛英雄辈出,带领德意志一路狂奔。腓特烈一世,兵王腓特烈大帝,后代的威廉二世三世四世,名将普鲁士亲王腓特烈·卡尔。是不是看起来都很有道理,有一种大秦帝国代有明主,名将辈出的既视感。难道基因遗传的密码就是冯或者腓特烈这几个字吗?当然是否定。这正说明了当时普鲁士内部阶级固化严重,国运兴隆蒸蒸日上这种矛盾并不明显,一旦上升通道被打断,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一战后期整日蹲在战壕里的一线基层官兵对坐在后方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容克军官们怨气颇多,违命抗令事件多有发生,这时候还是名士兵的希特勒心理应该也没少问候军官们的全家。

德国容克贵族们的军队经济学

听说东方有人喊“英雄莫问出处”,容克们会说“只有英雄才有资格评论英雄,你先当个英雄”“好的,那么我怎么能成为英雄”“你姓冯吗?不姓冯你站在第一排,被枪毙后抓紧找个容克家投胎”。。。二十年后。。。“我终于姓冯了。什么英雄莫问出处,我姓冯,你怀疑我出处?”阶级固话翻译过来讲,就是英雄只从容克贵族中诞生。

容克们把持军队当然不只是为了荣耀,祖辈们的经历告诉他们,军队是门大生意,干好了可是比当泥腿子地主巴适的多,名利双收。容克贵族鼓动支持普鲁士国王东征西讨争霸欧陆,军费开支居高不下,19世纪初,普鲁士的国家开支中,军费是最突出的,每年花费近2,300万利克斯元,约合300多万英镑,约是(不包括偿债拨款支出的)国家总支出的3/5。这还是改革后,这之前更是一笔糊涂账。七年战争期间兵王腓特烈大帝试图将军队募兵款不再发到各部队,国家直接募兵,结果他从金库里支出原计划募兵用的80万塔勒,却只花出去30万而已,其利润率可见一斑!

除去战时不可预料的劫掠这种意外之财,和平时期容克军官们敛财的手段也很丰富,毕竟是祖传的手艺。普鲁士军队的军费都是发放到各级军事主官手里,最低一级是上尉连长,咱们就拿上尉这一层举例说明。手下士兵工资武器服装的钱以及募兵费用都从经费中出,怎么花那就是连长说的算了,天天啤酒火腿肯定是吃不起,顿顿面包咸菜那也是不能管够,连长觉得,吃多了不健康嘛。军装皮靴缝缝补补能省就省,军事训练嘛,一年练几个月走走队列打几发子弹就可以了,好点的让你回家务农打工,交点管理费,赶上钱袋子有点紧的连长,派十几个士兵去工厂码头打个工赚点钱也不是不可以。手段之丰富让人咋舌,利润丰厚,名利双收,也难怪容克们对军队趋之若鹜,死死守住军队圈子不轻易让外人进入,对于平民出身的士兵,连长是难以逾越的天花板,先混几轮排队火枪对射枪毙再说。

德国容克贵族们的军队经济学

这种军队中,士兵和军官其实是脱节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与其他贵族比烂还凑合,遇到代表资产阶级的拿破仑带领的新军队就分分钟被教做人了。经过几位开明君主和容克军官团们不断的改革,喝兵血现象得以缓解,士兵待遇大幅提高,容克们的军队战斗力又回到了第一梯队。但是军队永远是容克的军队,德国也是容克的德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