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福赛科技:汽车内饰件“小巨人”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福赛科技:汽车内饰件“小巨人”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自2009年开始,中国已连续十二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堪称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引擎。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亦催生了汽车内外饰件行业的繁荣。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近年来大陆的内外饰部件行业产值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5%-20%,2019年的总体市场规模约为2400亿元,占全球市场比例超过30%。

行业规模不断抬升,与此同时汽车内饰件行业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伴随全球各国汽车节能减排标准日趋提高,汽车环保化、轻量化需求推动汽车内饰件向轻量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传统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方向转型,在新的趋势下汽车内饰件的舒适化、智能化需求与日俱增。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日前,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福赛科技日前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公司专注于汽车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披露,福赛科技是集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制造、部件成型、表面涂装、外观包覆及产品装配于一体的集成化方案提供商,目前形成了以功能件为主、装饰件为重要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

福赛科技:汽车内饰件“小巨人”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业绩稳步抬升,原材料涨价挤压毛利率

就业绩表现来看,2018年-2021年前9月福赛科技的核心财务数据均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53亿元、4.27亿元、4.64亿元、4.12亿元,净利润1151.86万元、4821.25万元、6182.53万元、5547.7万元。

福赛科技:汽车内饰件“小巨人”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值得一提的是,福赛科技业绩逐年抬升的2018年-2020年,恰值国内汽车销量持续下滑的时期。根据公开数据,全球汽车产销量于2017年达到历史峰值,同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2万辆和2888万辆,亦为历史峰值。自2018年开始,全球和大陆的汽车产销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放缓。

但大环境的转冷,显然并未阻滞福赛科技的成长性。拆分收入结构来看,福赛科技的收入来源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大块。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常年在90%附近。

进一步细分,福赛科技的主营业务又可以划分为功能件和装饰件两大部分,其中功能件历经2年的持续增长,收入由2018年的2.06亿元升至2020年的2.74亿元,规模占比徘徊在55%-70%区间;2021年前9月该板块的收入已达2.57亿元,规模逼近上一年度全年。

福赛科技功能件收入表现强势,得益于期内该业务线产品量价齐升。2018年-2020年,福赛科技功能件的销量由1515.07万件升至1837.15万件,单价由13.58元升至14.94元;2021年前9月,功能件的销量已经达到1580.04万件,单价进一步提高至16.26元。

同期,福赛科技的装饰件业务收入则呈一定波动性。2018年-2020年,装饰件收入分别为9360.22万元、1.64亿元、1.41亿元。其中,2020年公司该板块出现负增长,细分品类如副仪表板内饰面板、主仪表内饰面板、装饰圈及装饰条以及其他装饰件当年的收入同比降幅分别达到了23.32%、14.18%、20.72%、19.17%。

智通财经APP获悉,彼时福赛科技的多条装饰件业务线收入明显下滑,背后原因均与公司主要客户北京现代的菲斯塔车型产量锐减有关。据悉,2020年菲斯塔产量较2019年度同比下降68.89%,直接拖累了公司上述多个装饰件细分品类的收入。

福赛科技:汽车内饰件“小巨人”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反观盈利端,如前所述期内福赛科技的净利润跟随公司收入规模上升而不断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期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并未呈现同向增长,反而每况愈下。2018年-2021年前9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59%、33.68%、33.13%、32.35%。

对比同行,不难发现近年来内饰件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亦呈现下滑趋势。究其缘由,或与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冲击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原材料成本有关。以福赛科技为例,公司用于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粒子、化工材料等,2021年前9月塑料粒子价格较上一年度采购均价上涨13.06%,化工材料采购均价上涨14.48%。

福赛科技:汽车内饰件“小巨人”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募资扩产押注行业景气度上行?

回看汽车内饰件行业,就产业视角而言,目前汽车内饰件已经形成了以整车配套为主、以整车制造商为核心、以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金字塔型多层级配套供应体系。

21世纪以来,伴随科技的发展,多种显示与控制技术已处于试验或应用阶段,汽车内饰设计亦产生了重大变化。资料显示,更智能的显示屏、更精细的车内氛围营造诉求等,使得内饰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重由2012年的约12%逐年提升至20%以上,而这无疑刺激了内饰件行业规模的膨胀。此外,如前所述,在传统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方向转型的进程中,内饰件亦正朝着轻量化、舒适化、智能化发展。

在上述科技浪潮之下,对于内饰件厂商而言可谓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来看福赛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深耕汽车内饰件领域,主要产品应用于日产、马自达、本田、丰田、现代、福特等跨国汽车品牌,以及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同时亦运用于T公司、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领先企业。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公司核心产品空调出风口、杯托和储物盒在全球汽车中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24%、1.5%、0.72%,已在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而此次冲刺创业板,福赛科技拟将所募集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年产400万套汽车功能件项目(一期),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套汽车功能件的生产能力。

尽管募资扩产有望大幅提升福赛科技的功能件产品生产能力,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就招股书披露的数据看公司近年来的产能利用率有下行趋势。据介绍,由于福赛科技的产品种类较多,且不同产品对应不同客户的需求,相同机器设备生产不同产品的产量有较大差异,因此无法准确按照产品的数量确定公司的产能。不过,公司的生产大多涉及注塑或吹塑工艺,因此注(吹)塑机的使用时间大体可以反映公司整体的产能利用情况。

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前9月,公司的注(吹)塑机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3.64%、99.61%、85.46%、86.3%,整体呈下滑态势。根据披露,福赛科技2020年的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疫情、新增工厂和机器的影响。

现有产能利用率持续下行,但福赛科技仍欲募资加码功能件业务,而未来新项目投产后会否进一步拖累公司的产能利用率目前看仍是未知数。

综合来看,汽车内饰件行业与宏观经济和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趋势密切相关,考虑到福赛科技的主要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商,长期看公司的业绩料将会跟随行业呈周期波动;此外,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募资扩产项目的成效几何,均料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扰动,基于此福赛科技能否延续业绩增势仍待考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