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东山,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小孩吊起来,十七、八的姑娘叼个大烟袋。那么,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为什么要叼个大烟袋呢?这

作者:江湖酒客王富贵

关东山,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小孩吊起来,十七、八的姑娘叼个大烟袋。那么,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为什么要叼个大烟袋呢?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在很早以前,松花江水从长白山天池流下来,弯弯曲曲地流到了额穆县(蛟河县)的漂河烟产地,漂河川。漂河川有个打鱼的小伙子叫石龙,他从小死去了爹娘。长大以后,哥哥嫂子看不上他,把他撵了出去,只给他一只破漏的小船,几张破网和一把鱼叉。

石龙划着破船,顺流而下。第二天晚上,他漂到一个大山脚下,上岸后,发现林子里有一个深深的大水泡子。泡子里的水清清凉凉的,四周长满了山花野草,景色很美。石龙便在这里盖起了一间茅草房,安了家。

一天晚上,石龙到江里叉了两条大嘴鲇鱼,就去泡子里打水准备炖鱼吃。突然,他一抬头,发现泡子边有一条几丈长的大黑蛇,吐着长长的须子,正在吸离它两步多远的一只大青蛙。

石龙急了,他回身取来大鱼叉,嗖地一下飞出去,正叉在蛇身上。大蛇疼得叫了两声,丢开青蛙,往前一蹿,把长长的尾巴一扫,一下就把石龙扫进水泡子里。石龙瞬间失去了知觉。

等石龙醒来时,见自己躺在一间华丽的屋子里,旁边站着一位慈祥的老人,还有一个老太太和一个美丽的姑娘。

石龙忙坐起来问:“这是什么地方?大蛇呢?”老人告诉他说:“这是大水泡子里的青蛙宫,我就是你今天救的那个大青蛙。你被大蛇扫下水之后,大蛇带着伤逃走了。我们一家见你昏昏沉沉的,就把你抬进我们的水府。”

青蛙老王向石龙介绍说:“这是我的老伴,她是我的女儿,名叫青儿。”青儿脸一红,羞涩地朝石龙跪拜说:“谢谢石大哥救我父王一命。”

石龙赶忙还礼。青蛙王一家很是感激石龙的救命之恩,每天为他做出各种山珍海味,又用一些水府里的名贵草药为他解毒治伤。石龙的身体不几天就好了。

一天,石龙闲着没事,溜达到前宫,见青蛙王一家正在发愁。石龙忙问:“什么事使你们发愁?”

青蛙老王说:“你刺伤的那条大蛇,如今已养好了伤,又回到泡子边,天天吞吃我们的蛙族子孙。我们谁也不敢露出水面,只好整天困守在这里。”

石龙说:“你们别愁,我出去用鱼叉把它扎死,不就都太平了吗!”

青儿说:“不行,石大哥,那条大蛇少说也有三百年的修行,你斗不过它。”

石龙说:“斗不过,我也要斗,若不然,都憋在这水里,怎么办呢?”

第二天,石龙握着大鱼叉出了水府蛙官。青儿不放心,壮着胆,偷偷地跟在他的身后。

石龙漂出水面,果然,那条大蛇正盘在水边,静静地等着。它听水面一响,见石龙跃出水面,就圆瞪两眼,吐着须子,想把石龙一下子就吸进肚子里。

石龙觉得身子发轻,身不由己地一步一步被它吸到嘴前,当离大蛇还有一步远的时候,石龙举叉刺向大蛇的左眼,大蛇忙扭动身躯,躲开鱼叉,大尾巴一扫,就把石龙扫出几丈远,摔在地上。石龙忙爬起来,大蛇已蹿到他眼前。石龙举叉又刺,大蛇又用尾巴扫。这样接连被大蛇扫了五、六个跟头。眼看石龙渐渐地没劲了,在水面上的青儿哭喊着:“石大哥,快跑啊!”

石龙一看,自己确实斗不过大蛇,只好拼命地往山上跑,大蛇在后边追。

石龙跑过一道岭,过了一道沟,眼看就跑不动了,这时候,只见前边树桩子上坐着一个黄胡子老头,正在叭达叭达地抽着一个大烟袋,在他身边长着十几棵大黄烟叶子。

石龙忙喊:“老爷爷快跑,大长虫来了!”

老爷子不慌不忙地说:“小伙子,别害怕,你站到我身后来。”

石龙躲到老爷子身后一看,那大蛇头正抬起一丈多高,吐着须子,正朝老人发威。

老爷子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烟,朝大蛇喷去,一股浓烟包围了大蛇头,大蛇立刻失去了威风。老爷爷又连喷了三口浓烟。大蛇长长的身子渐渐地软了,最后,浑身起包,难受得全身扭动,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

老爷子回头对石龙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这个大烟袋和这十几棵黄烟苗我送给你。回去后,栽在你的房前屋后,没事时,捏点烟叶,抽上几口,大蛇、小蛇都怕这烟袋油子味,它们再也不敢伤害你们了。”

石龙接过烟袋,正要答谢,老爷爷一闪身,不见了。石龙连忙跪下来,连叩几个头。接着挖出十几棵烟苗,回到小房把烟栽上。

这时,听泡子里的水哗哗一阵响,接着响起了锣鼓声,一顶花轿抬着青儿漂出水面。一些青蛙变成的小伙子,大姑娘,前呼后拥地把青儿送进了石龙的小房。

石龙正在惊疑之时,青儿羞羞答答地说:“俺爹妈看你一个人孤苦零丁的过日子,怪可怜的,让俺来和你结成夫妻过日子。”

从此,他们就在这里过上了美满的日子。但是,青儿是蛙族,她最怕蛇。所以每逢她上山采菜,总是拿着老烟神送给石龙的那个大烟袋。有时吸上几口,吐出烟雾,不但蛇闻到烟袋油子味远远地躲开,就连林中的蚊子,小咬见到烟雾都飞得远远的。

打这以后,关东山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上山采菜,打山货或田间地头踩隔子种地时,都叼着个大烟袋,习惯了,在家坐在炕头上也抽着大烟袋,给关东山留下了一大怪俗。

素材来源《民俗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