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岸习俗相通,文化没有海峡

“我是外省二代,对祖国的认同是非常深的,在大陆就跟回家一样。”近日,南都记者连线了台商田正杰。他从去年7月到大陆忙生意,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春节没有回到台湾,而是留在福建过年。“在大陆就跟回家一样”这一观点,代表了在大陆台湾人的真实心态和普遍想法。

两岸之间隔着台湾海峡,但经济、文化等血肉相连。经济方面,过去10年间两岸贸易额翻了一番;截至2021年底,台商投资大陆项目共计123781个,实际投资额713.4亿美元。所以,像田正杰这样在大陆欢度虎年春节的台商有很多,他们的家人未必会在身边,但在大陆享受家的待遇。

两岸习俗相通,文化没有海峡

田正杰

两岸在经济融合之外,文化习俗也高度相似。以田正杰的体验为例,今年在福建过年,发红包、走亲访友、祭祀等活动让他感到十分亲切。这种亲切缘于台湾人也有类似的习俗。从某种意义来说,不仅是疫情把很多台湾同胞“留”在大陆过年,习俗相通的中华文化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两岸关于过年的习俗大同小异,比如说,采购年货、过除夕、给压岁钱、抢头香、回娘家等,不仅在表述上相同,活动内容也很相似。即使某些方面表述上有区别,如台湾人把吃年夜饭称为“围炉”,但内涵和大陆没有什么不同,都有合家团圆的意思。可见两岸春节习俗相通相似。

除春节外,其他节日几乎也无区别。比如元宵节,无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不仅要吃汤圆、赏花灯,还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这些相同相似的节日活动再次说明,两岸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亲缘血统等,不管经历多少风风雨雨,依然保持中华文化该有的样子。

如果说两岸很多传统习俗相通相似,源于两岸人同时继承了中华文化基因,而今天大陆人对台湾人像家人一般的热情,则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道亮丽风景,即两岸虽然在地理上隔着一道海峡,但在文化层面上却没有“海峡”,而是同出一脉或者说一脉相承,这是任何东西永远也隔不断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岸人对同宗同源的中华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继承、传承,而且还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了解,以及在新社会背景下交流新的文化命题和文化思想,让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在两岸沟通交流中,更好地惠及两岸人民。

传统的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显然蕴含着两岸人共同的文化基因。也要看到,今天两岸文化交流中的潮玩派对、音乐互动等新文化活动,也给两岸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也就是说,不管未来经济、社会、科技等如何演变,但无法影响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无法把两岸人变成“两家人”。

“在大陆就跟回家一样”——不仅要让在大陆的每个台湾同胞春节期间都有这种体验,也要让他们在平时都能感受家的温暖。当然,每个在大陆的台湾人,不妨也当好共同文化的传播者,把大陆及大陆人的暖意传达给更多台湾人,让生活在台湾的台湾人感受到大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从大的方面来说,两岸文化同宗同源,但大陆各地也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即“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恰恰反映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在大陆生活的台湾人多些亲身体验,也期待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化和拓展。 □冯海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