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运动员”成为了昨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一个热点词汇。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加纳代表团,他们的旗手就是他们唯一的参赛运动员,他将参加本届冬奥会的高山滑雪的比赛”、“科索沃代表团这次有两名选手参加冬奥会,都是来自高山滑雪项目”……这个项目是开幕式代表团入场时解说提及频率最高的词。
高山滑雪项目已经成为了不少冬季项目“小国”参加冬奥会的突破口。
像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沙特拉伯和海地,他们在北京冬奥会上虽然都是仅有一名运动员参赛,却都来自高山滑雪项目。
如果没有高山滑雪,少22个国家参与
做了一下统计,参加这次冬奥会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3个代表团仅有两名运动员,其中7个是只参加高山滑雪比赛;有19个代表团仅有一名运动员,其中参加高山滑雪项目的高达15个。
也就是说,一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是靠着拿到高山滑雪项目资格而来到北京的,这个数字几乎要达到所有北京冬奥会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四分之一。而且几乎一半是热带的国家,可以说正是因为高山滑雪这个项目,让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加入到了冬奥会的大家庭中来。
“重在参与”、“人人参与”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之一。正是因为国际奥委会出于这样的考虑,让高山滑雪成为了全世界热爱冰雪运动的国度和人们最有可能触摸到冬奥会门槛的比赛项目。
“大礼包”——这是门槛最低的冬奥项目
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一共有11个小项,国际奥委会足足给了306个参赛名额,男女各153个。
而且为了防止高山滑雪水平高的国家通过成绩来垄断冬奥会参赛名额,国际奥委会规定每个国家最多只能派出22名运动员参赛。这样的情况下,在最强的20个高山滑雪国家拿走前200个左右名额之后,国际奥委会给想参加冬奥会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男一女两个高山滑雪的“门票”。
当然,这些“门票”也不是没有成绩要求,你只要会从山上滑到山下就可以拿到的。运动员还需要在2019年7月1日到2022年1月16日之间,通过参加一系列高山滑雪国际比赛来达到一个的积分最低要求。
这个积分制度和冬奥会名额获取条件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整个两年半的周期这么多的比赛里,运动员只要有两次的国际比赛进入过前80或者前100,就能参加冬奥会了。
因此,北京冬奥会上一共有8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高山滑雪的参赛名额,其中当然就包括了很多原本几乎不可能可参加的冰雪运动“第三世界”。
为什么是高山滑雪?易学又省钱
国家奥委会有为什么要选择高山滑雪项目?因为高山滑雪参与成本比较低、人群覆盖范围广、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也是最多的。
首先,高山滑雪的确有着相对较低的训练和参赛门槛。一对雪杖加一对雪板,找个雪场就可以练习了。只要你能从山上滑到山下,就算是完成了一次高山滑雪。而且,对于技术难度要求也远低于那些必须从小练习的冰上项目以及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项目。
在国际奥委会大规模送出冬奥资格“大礼包”的情况下,像牙买加运动员本杰明·亚历山大这样,6年前才开始接触高山滑雪的新手,如今已经将出现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大回转项目的赛场上。
其次,训练费用也是高山滑雪项目成为最普及冰雪运动的一大因素。
自己去雪场,掌握基本技术后就能够自己练,费用比起需要高质量冰场的项目,比起需要高水平专业教练的其他冬季运动,要便宜许多。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到了冬季,雪场不但数量多、条件也不差,请普通教练的成本也不算太高。
而且参与个人项目在国外基本上都是运动员自己筹措经费,不是自费就是拉赞助。本杰明·亚历山大就曾表示,他在滑雪中投入了大量积蓄,一直以来都没有全职教练,只能在欧洲各地像在健身房健身一样,通过“买课”的形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