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北京时间2月4日晚8点,

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奥林匹克的火种再度点亮千年古都北京。

这一天,恰逢立春

将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命名为春天的起点,

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极寒中常常孕育着新的生机。

开幕式在24节气倒计时里徐徐拉开里帷幕……

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

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

满目绿色在鸟巢中央涌动滋长。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充满了令人激动神往的生命力。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今日立春,这就是中国人的浪漫!24节气倒计时视频,每一帧都是壁纸!”

很多网友表示,24节气如诗如画,蕴含着国人最含蓄的浪漫。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全世界可能没有人这么数数字。”

“每一个节气的后面都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老诗词。”

“既有一种诗情画意,又非常燃爆。”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及主创团队独家解读时这样说。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由12名青少年儿童共同将国旗传递,传递国旗的人,包括中国各行各业的代表、国家功勋人员、56个民族的代表。

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用手手相传的方式,表达人民和国旗之间情感和关系。

这一幕也感动屏幕前的网友,他们留言表示,“作为中国人真的好自豪好激动”“开头就哭了”。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一名儿童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

这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都会唱的歌,

歌曲表达了“我的祖国和我”之间的感情,

就像大海和海中的浪花。

冬奥开幕式和点火都与雪花有关

张艺谋介绍,北京冬奥开幕式是雪花和冰的故事。

“完全不同的雪花汇聚到北京,成为一朵人类的雪花,一朵共同的雪花。从倒计时短片到最后的点火,都讲了这样一句话。”

冰代表冬奥、冰雪,晶莹剔透,浪漫就在其中。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一滴水变成冰。

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

整个画面的意境,来自中国古老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

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为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

也好像是凝固了时光。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展示整个冬奥会的历史。

一方巨大的水从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

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

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6个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

冰球撞向“冰立方”,

整块冰立方渐渐碎裂、雕刻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

这也是“破冰”的过程!

“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

浪漫!代表团的牌子是雪花中国结

引导员手持的各参赛国家地区名引导牌,

采用发光的雪花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结”的图案,寓意团结吉祥。

冬奥开幕式:“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文化融入了开幕式的每一分钟

虽然不穿古装、不讲5000年的故事,但张艺谋表示,冬奥会开幕式的每一分钟,实际上都写满了中国文化,整体创意和创新体现的都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每一分钟都是中国人的思考和中国人的智慧。即便说讲的是现代,我相信世界各国人们看起来还会觉得这也很中国。”张艺谋表示,这个中国是深层次的,不仅仅只是红灯笼,仅仅只是红绸带,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美学观,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生命观、自然观都在当中了。

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会旗时隔14年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呈现三大主题:第一是展现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第二是展现奥运会的理念和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第三是展现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和心情。

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间缩短,演员数量也大幅减少。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呈现精彩的仪式效果,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同时,开幕式讲述角度将由“我”转变为“我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注重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突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了文化自信,一起向未来,是“我们”一起向未来。

还有个小巧思~

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由19首属于全人类的世界名曲串接而成。

网友:听着耳熟就是叫不出名字

其他热点

作者 | 未来网记者张冰清综合央视网、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新浪微博、CCTV5、界面新闻等

审校 | 国宁

终审 | 宋广辉

点个 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