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致敬!为了焰火升起的一刻,他们日夜在守护

2月4日晚,当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焰火在夜空中炸响,负责国家体育场鸟巢焰火阵地看护工作的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治安支队民警刘洋,面向鸟巢郑重敬了一礼。为了这一刻,刘洋觉得,连日来他和同事们冒着北京户外刺骨的寒冷,没日没夜地辛苦守护,都是值得的。

致敬!为了焰火升起的一刻,他们日夜在守护

随着1月18日鸟巢东侧湖景东路上用于固定炮筒的架子开始搭建,刘洋和同事们便进驻到焰火燃放阵地,开启了看护工作。湖景东路南北约500米是地面焰火燃放区,由于周围比较空旷,没有遮挡,寒冷更胜。

为防止搭建好的燃放装置发生意外损伤,影响燃放安全,平日里,焰火阵地上有民警24小时轮流看护。民警们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户外巡视中度过的,除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警服护体,暖宝宝、自发热火锅、暖水壶、保温杯亦成为工作“标配”。即便如此,只要在外面站上一个小时,寒气便开始往骨头缝儿里钻,尤其是北京下雪的那几天,刘洋充分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不易。

开幕式当天,更多的警力集中到这里,为晚上的焰火燃放做安防准备。早上7点,刘洋和同事们开始了第一波清场工作,他们将无关人员和车辆劝离燃放区,同时在重要卡口和点位安排专人看护,防止不明情况的人、车误入。中午11点,清场区域扩大至鸟巢周边180米范围内。不久,开幕式上使用的礼花弹被押运到这里,专业人员开始装弹。19点,最后一轮清场工作开始。除了必要的燃放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和工作车辆均需撤离至安全区域。经过前几次的彩排,这个流程刘洋已相当熟稔。

致敬!为了焰火升起的一刻,他们日夜在守护

开幕式期间,当第一轮焰火升上夜空,手脚冰凉的刘洋就守护在北辰东路东侧冰墩墩、雪容融的景观雕塑前。与鸟巢近在咫尺,却欣赏不到里面开幕式的盛况,刘洋有些许遗憾,但他仍感到荣光。

一直到夜里12点,残留的哑弹被安全运走,刘洋和同事们才算完成当天的勤务,恢复到日常看护工作中。他们要一直在此守护至3月中旬冬残奥会闭幕后。天气寒冷、时间跨度长都给看护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刘洋的小孩只有两个月大,“尽管这段时间三五天才能回一次家,但我爱人也是人民警察,为了北京冬奥,家人给予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安心在此守护。”刘洋说。

摄影:刘明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