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的由来

立春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它代表着万物闭藏的冬天已经过去,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开始了。

立春的由来最早起源于周朝,

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天过节,

叫立春节,相当于现在的春节。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三侯

一候

东风解冻

和气娴袅的东风轻抚大地,

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二候

蛰虫始振

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

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三候

鱼陟负冰

有的冰面开始融化,

可以看到鱼了。

可是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块,

就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习俗

迎句芒神

在古代,

立春这一节气十分重要,

它是冷暖的转折点,

要不了多久就会万物复苏。

早在周朝时就已有“迎春”的习俗,

而立春主事的春神为句芒,

因而也称迎句芒神。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踩春

比起“躲春”的窘迫,

踩春就要高调很多。这一天,

百姓们都会外出踏春,

来到郊外感受新鲜空气,

看看四周的风景,

感受热闹的气氛。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打春

早在周朝时,

打春这一习俗就已存在,

距今3000多年。

打春也就是“鞭打春牛”,

通常来说,春牛有纸牛、泥牛两种,

其中一人会扮演芒神,

用鞭子抽打春牛3下。

其寓意是将懒惰的春牛赶走,

让人们做好农耕的准备。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抢春

当泥牛或纸牛被人鞭打后,

围观的人就会一拥而上,将春牛压碎,

再抢夺泥土或纸片,带回家后,

还要撒在牛栏中,

因为大家认为,

这可为接下来农耕带来好运。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谚语

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

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

立春丨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图片来源丨网 络

海  报丨沈欣瑶

编  辑丨李嘉欣

制  作丨董禹萱

责  编丨穆虹羽

审  核丨吴旭航

指导教师丨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