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逍遥游》第三章荒山初遇(5)三人离开竹林,又来到一个菱形湖边。暮霭微波,垂枝烟柳,与天共成一色。湖面上荡有一叶扁舟,随

作者:陈叔宝

《逍遥游》第三章荒山初遇(5)

三人离开竹林,又来到一个菱形湖边。暮霭微波,垂枝烟柳,与天共成一色。湖面上荡有一叶扁舟,随意飘荡,舟上坐有一樵一渔,樵夫倚在身后的一捆枯柴之上。

二人高吟逸词雅调:“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林泉下偶然相遇,原来是两个弄词玩曲的渔樵士大夫。在舟上笑加价的谈今论古。”

青琳道:“这真是个世外桃源。”

去病笑道:“桃花源乃是五柳先生虚构之所,世上怎么会有什么桃花源呢。”说着话三人已经过了木桥。

此时天际上只残留一丝晚霞与孤鹜齐飞。去病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竹篱茅舍道:“就到啦。”于是三人加快脚步,不移时就来到了家门。

这时,从竹翠石奇走出一位中年妇人,这妇人优雅绝俗,目神眉秀。形比女娲胜一处,色比洛神强三分。封咸娘见之惊叹不已。这妇人便是张去病之母胡四娘。

胡四娘温语道:“康儿,怎么回来这么晚,饭就快凉啦。”

去病道:“娘,我不是说了吗,要是晚了,就不用等我,自己先吃就行。”

胡四娘笑而不语,看了看封、郝二人,笑道:“来了客人,怎么也不介绍一下,来,进屋说。”

郝、封二人随胡四娘和去病来到屋内,但见陈设精致,布置优雅。青琳抬头见竹壁上挂有一副画,上面画的是两个童子在山中松树下相对下棋,旁边有一位樵夫,站在那里弯腰痴看,在他的身后放着一把斧头,斧柄已经腐烂。画的两侧有福对联:“消日月闲中是非,微乾坤忙里轻肥。”

青琳看罢,似有所想。这厢胡四娘早已端出香茗,二人见茶清香扑鼻,上面飘有一层烟雾,微呷一口,只觉清心润肺,一股清爽之气直贯六腑。

去病开口介绍,胡四娘皆相笑问好,郝、封二人亦是忙施礼道安。

茶毕饭罢,胡四娘劝青琳一番,便各自休息去了。

次日,去病把青琳带到药房,小心翼翼地掀开面纱,青琳只是低首不语。

去病温语道:“郝姑娘,请放心,我定会把你治好。”

青琳缓缓抬起头来,陡然间,一张旷古绝今,腌臜难描的丑容出现在去病面前,去病不自禁“啊”了一声。

只从青琳受伤后,就再没有照过镜子,怕顾影心伤。虽不知道自己现在变成了什么古怪摸样。可是当看到去病惊恐扼叹得表情,便已十分明了,遂强颜笑道:“张大夫,治不好,也没关系,其实这么久我也习惯了。”

却说去病惊恐扼叹,并非青琳所想,惊恐是去病猛一见她那古怪摸样,而出现的本能反应,扼叹是为青琳的遭遇叹息扼腕。

讵料,青琳竟会错他意,于是忙道:“郝姑娘多想了。”

青琳以为他是在安慰自己,遂道:“张大夫的好意青琳心领啦,事已如此,我不会过分放在心上的。”说话间,声音已显得有些哽咽。

去病见她仍是不信,便道:“看伤势,郝姑娘定是中了罕见的“换颜掌”,此掌是由一种辛辣之气导入体内,再引发体内混浊之气,聚于脸部。”

青琳听她能说出病之来源,心情稍霁。去病接着又道:“想要根治,必须把体内那股混浊之气排除体外,绝不能强行压制,不然就如火山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青琳听去病讲的有条不紊,心中又暗喜三分。去病又道:“看你脸上毒疮,油光明亮,丰润饱满,想来全身的混浊之气,都已积聚在此,现在治疗是最好不过。”

当下,去病取出一颗晶莹如玉的药丸:此药丸便是用那抵税蛇的干肉与血再加上奇花异草与晨露提炼而成。

去病把药丸敷在青琳脸上,按顺时针缓缓旋转,数圈后,青琳只觉脸上热气蒸腾,既而又习习作痒,似乎有东西要破肤而出,随后又有股清凉之气透入骨髓。不移时,药丸由白变灰,最后变成了一颗漆黑无比的黑丸。

去病又换上一颗,如此这般换了六七颗,去病道:“现在大半的毒素已经汲出,剩下的我要用银针之法把它引出,我在施针时,请青琳姑娘全身放松。”

青琳点头示意,神情坦然,全身自然松弛,就如同睡着一般。去病会心一笑,拿起银针手法敏捷地刺破毒疮,瞬间,一股腐朽刺鼻的作呕之气由鼻直冲去病大脑,去病浑然不嫌,仍继续用药丸在脸上滚动起来,以便使这股腐臭之气散的更快。

约莫又过得一盏茶的功夫,只见青琳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这时去病取出芙蓉粉,轻涂在她的脸上。去病拭去脸上汗水道:“现在毒素已清,你体内再也没有那混浊之气,脸上留下的这些疤痕,过几天涂上千年珍珠膏就完全消失,与往常一样了。”

青琳见去病为给自己治病把本就虚弱的身体弄得更是疲惫,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歉疚。

去病嘱咐道:“这几天郝姑娘切莫用水洗脸。”青琳点头应是。

胡四娘与封咸娘见二人走出药房,把迎了上去。胡四娘道:“好些了吗?郝姑娘。”既而又忙把疲惫的去病扶坐在亭内休息,温声切语地问个不停。

封咸娘掀起青琳的面纱看视一番,欢喜道:“还是你厉害,不枉我们长途跋涉而来。这天天对着你那张疙瘩脸,可算要到头了。”

青琳看着去病道:“苦了张公子,为我费神治病。”

胡四娘道:“郝姑娘说哪里话,学医为的就是帮人脱苦消痛。”

封咸娘道:“客套话就别说了,你们在里面治得辛苦,我们在外面等得焦心,都快回屋休息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