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2月3日的晚上,中国女足在印度亚洲杯力克日本女足,挺进决赛。

有多少人知道,水庆霞指导是怎么上任的嘛?

可以看看过去的新闻,如果不是“第一轮结果出来以后,在任vice-president的‘her’勃然大怒,立马要辞职”,就没有水庆霞指导上任的那一刻。

当然,估计也就没有中国女足反戈一击的今天。

这人是谁,懂的都懂。

让王珊珊后撤打中后卫,首发没有张睿、李影和王霜(伤了),中国女足依靠整体,踢出了衰落期以来对日本女足最有含金量的30分钟,最多的一次传球多达8脚传递,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然后就是相持能力最足、心态最稳、教练指挥最为果决的一战。

第一个大前提,在进入2022年印度亚洲杯四强,完成了进军2023年女足世界杯正赛的任务以后,水庆霞指导开始用半决赛给新人练级,体现出十足魄力。

这场比赛场上队员里,最委屈的人有两个。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一个是打中后卫的32岁队长王珊珊,她不但扛住压力,带领年轻人一守再守,毫不退让,还亲自马踏连营,加时赛卡前点打进绝平进球。

这个进球,是中国女足这么多年来厚积薄发、触底反弹的最强音符。

另一个就是热刺名宿唐佳丽。王霜因伤不能上场,唐佳丽在换下之前注定成为孤独的炮灰。防守要撤回来打一名前卫,哪里防线凑不够人头就往哪里填(多数是中路和右路),进攻要顶上去拉扯整条日本队的防线,两边去接应队友的推进。

而且跑到了加时赛110分钟才被李影换下。

我觉得她能毫无怨言、面带微笑地拼到被换下,那是真的相信水庆霞指导能率队出奇迹。本来她在常规时间内有一个机会可以改写比分,但油箱已经烧干了,被熊谷纱希回防要走了身位。

整个上半场,中国女足的传跑协调性让人击节叫好。诚然,日本队整体实力高出老大一截,她们对体能的控制,全部体现在质量极高的传跑上,这个后面说。

前10分钟,中国女足要接应有接应,要局部传递有局部传递,要向前推进有向前推进,这样的比赛场面非常提士气,也让人对她们充满信心。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这是4分06秒中国女足面对日本女足左路快下时前卫线回防的跑位,三人一条线,整体性非常好。

前20分钟,中国女足开始被对手带节奏,但两条线很紧凑,局部防守到位率开始下降,但整体防守弹性很好,而且娄佳慧一侧强硬的防守迫使日本女足将重点放到中路和右路。这时候出现问题的是单后腰马君,一直被对手在肋部频繁撕扯,然后转到中路猛攻,开始扛不住,好在中国女足后卫线很默契,中后卫王珊珊和王晓雪非常冷静,站位没问题。

这20分钟里,王晓雪展现出大将风度,组织推进时的无球站位和接应,有板有眼,节奏感异常强,这是如假包换的球星相,真的。如下图。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20分钟到30分钟,日本女足开始提升输出效率,中国女足硬碰硬的效果下降,而且体能也开始下降,于是收缩防守。这10分钟的收缩非常关键,尽管先丢一球,但队友彼此之间的协防和拦抢多了,无谓消耗的体能也就减少了。而且这10分钟里,即便压力加大,中国女足依然保有三成的传控,试图争夺主动权——

了不起的比赛能力!

22分41秒,中国女足打出了值得一再回看的连续传控和进攻组织。视频如下。连续九脚传递足以让年轻的姑娘们建立起自信,也足以说明:

对手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信、不努力。

30分钟到上半场结束,中国女足体能第一次出现瓶颈,开始退守并追求局部反击或局部推进,维持比分不被扩大。而日本队也并不着急扩大比分,这时就能看出双方比赛的目的了。

日本队的实力是真的强,传跑风格、协同之高效、多人逼抢的成功率,跟男队如出一辙,没有半点荒腔走板的,她们的身材劣势相比中国女足非常明显,但技术运用能力、空位接球和跑位接应能力是亚洲独一档,在女足世界也是前三的存在。

也不难想象19号植木理子这么瘦小的身材为什么能攻进两球,第一个是绕前抢前点头球后蹭,第二个是横跑反越位+鱼跃冲顶头球打死角,全部是教科书级别跑位,全部是基本功的灵活运用加上创造力。

这就是我说的,同样是aoe和1+1,别人在高考就知道怎么用,我们却还在一厢情愿地指望着“高考千万就考aoe和1+1,别考别的,多一点我都不会”。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另外,对手明显就是把亚洲杯当作热身赛和练习赛打,专门练级,能拿冠军固然好,没有那也无所谓。之前听朋友表述的信息,日本女足的目标就是奥运会和世界杯,亚洲杯“级别不够,用来锻炼新人磨合队伍,提升比赛抗压能力,最合适不过了”。

这个说法存在不容置辩的论据。这届日本女足的主教练是池田太,国家队名单当中多达10人是他出任U19女足青年队教头时就效力的得意弟子。池田太带着这批人轻轻松松拿了连续两届亚洲女足青年锦标赛的冠军,接任国家队教鞭顺理成章。

此外,10号岩渊真奈踢了64分钟被13号远藤纯替换,而9号菅泽优衣香和11号田中美南(这人和岩渊真奈一样前途远大)一分钟都没上场。结果19号植木理子梅开二度,也是证据。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下半场水庆霞指导的调整开始一步一步见效。先是5号马君开场就被10号张睿替换,整个后腰位置出球能力和接应效果明显改善,同时换上20号肖裕仪加强反击当中对肋部和边路的纵深攻击能力,15号吴澄舒立刻接到她的传中闪电扳平。

关键是,日本女足处乱不惊的抗压能力真太强了。有心的看官可以回看这场比赛,对手一直打到常规时间结束,都在压节奏,没有频频疯狂提速的比赛行为,就是靠高效传跑反复尝试肋部和中路,多人逼抢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高速压上、凶狠放铲,就是离有球侧组织出连续的进攻。她们出色的无球接应能力,连续技术动作能力,让中国女足根本不敢轻易贴身——

你一贴身,对手要么提前的技术动作极快,要么直接转移,你贴不住人,就丢位置。14号右后卫娄佳慧因为承担助攻任务,和对手贴身逼抢频次特别高,以至于自己腰部受伤被换下场。

除了娄佳慧,这样的情况比赛当中依然屡屡发生,但中国女足最长进的地方就是站好了自己的位置——前卫线和后卫线的防守强度、稳定性、协防同步性、效率都非常高!这确保了场上队员除唐佳丽之外,其他人的体能可以平稳输出到加时赛。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15号吴澄舒闪电扳平,使得场上队员更加确信,“终场哨不响,胜负始终难料”是客观现实;水庆霞指导的布置和应变,有肉眼可见的明显效果;就算同样是新人练级,个体水平差距明显,但“下克上”也存在可能!

日本女足开始发力的阶段,是下半场第65分钟往后的六七分钟,和第75分钟往后的十分钟。73分50秒中国女足迎来第一个恐怖时刻:门将朱钰和后卫8号姚伟配合出现重大失误,被对手底线断球第一时间倒三角回传,19号植木理子打空门被16号姚凌薇背后干扰,错过了上演帽子戏法的黄金机会。

在第75分钟有一次非常可怕的多人局部逼抢,日本女足在右路(我方进攻左路)突然集体收缩,连续三人协同,1秒之内看上去变成五抢四,实际上是三抢四还拿下球权,闪电般完成连续传递,短短5秒钟不但完成守转攻,还转移了进攻方向,直接把中国女足进攻四人组合打到懵逼,包括老将张睿也在连续判断当中有些手足无措,好在这一波攻势最终是顶住了。

视频如下。面对日本女足的突然发力,中国女足能连续扛住,那是真了不起。想想1月27日的伊东纯也……算了不去说。

更让人不愿回想的是,日本女足在这两次发力之后获得共识,中国女足常规时间内多数拿不下,于是控制比赛就越发精细起来。

日本女足三个换人名额里面有两个是在加时赛,可见对方对自身体能分配的效果有多么自信。加时赛更能体现对手的可怕之处:打到了加时赛,体能消耗的确大,然而,从技术和战术的执行,在稳定性上,日本女足非但没有明显下滑,而且根本不拉胯。

集中体现就是第103分钟,长谷川唯中路任意球传到禁区,植木理子横跑摆脱防守队员(没记错的话是23号高晨)横跑鱼跃,如假包换的世界波,不服不行。

你平常看不起的aoe和1+1,今天身材不如你、速度不如你的对手,偏偏秀你一脸。

这是中国女足年轻队员要交的学费了。尽管这些队员相比对手年轻不到哪里去,但她们已经是寥寥无几的后备人才当中能找出来的苗子。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没想到,水庆霞指导110分钟把13号杨莉娜和21号李影换上场了。

亮剑。

杨莉娜负责扫荡中场,张睿负责组织,李影去前场搏杀。

目标:吃掉对手!

大学球队群里,早期的媒体球队群里,不约而同炸锅了,真的炸锅了。

“看中国足球憋屈这么多年,就服水庆霞,杀伐果断!”这话妥妥的心声。

后面就是王珊珊的垫射,还有年轻女足门将朱钰的两扑点球。点球大战之前,朱钰一直很拘谨,甚至有些发木。但扑点球心机之深沉令人刮目相看。

第1轮熊谷纱希被朱钰扑出,扑的右下角。

第2轮长谷川唯命中,扑的左下角。

第3轮清水梨纱命中,扑的左下角。

诱敌,肯定是诱敌。

第4轮长野风花命中,扑的左下角。

诱敌,绝对是诱敌。

第5轮南萌华射右下角被扑出!

这一刻,几乎所有群里,都是清一色的“NB”。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南宁此时室外温度7摄氏度,楼下有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大喊:

“中国女足真TM争气啊!”

是啊,中国女足,是真TM争气!

感谢水指导的幸运蓝指甲!

看看这热搜榜!

如此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有这样的中国女足,人间太值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