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老刘英年早逝了
昨天下午却接到一个不幸的电话,我的好友老刘昨天早上去世了。
老刘过年前还是好好的,身体也棒棒的,怎么突然离世了呢?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老刘出生于1969年11月,还没有满53岁,离退休还有七年多时间,应该算是英年早逝吧。
老刘与我从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加同学,老刘是一名小学教师,八十年代末的中师毕业生,18岁那年就分配离老家五十多公里的一所农村小学任教,一直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多年,在那所村上小学任教时,那时村上师资力量不足,他包班教学,也就是所有的学科都他一肩挑。
二十三四岁那年他与当地一位姑娘结婚,还要做家里的包产地,算是教师兼农民,打扮与农民差不多,他那古铜色的脸上,像镀上一层黑褐色的水彩,柔和而怡静。
后来拆了村上学校合并到乡中心小学他一直任两个班的数学兼全校的美术课,一直工作到去年寒假,由于课程重,他也没有再做包产地了。
至从我参加工作后,每年见面的时间不多,只有春节寒假期间,我们在老家相聚一次,各自交流着在教学期间的感想,他总是侃侃而谈。
每当我们谈到贫困生时,他最激动,他说,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帮助的贫困生最多,最有典型的是,一个孩子父亲残疾,母亲过不了家里的苦日子的而离婚远嫁他乡,这孩子上不起学,半途辍学,是老刘亲自把这孩子拉回课堂,并且在学校所有的费用都由我好友老刘为他支付,这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以及上大学,我好友老刘都一直资助着。但这孩子在东北工作,没了亲人,也没有主动与老刘联系。
当我对老刘说:“这娃儿也太不懂事了,老师给予这么大的帮助,却没有感恩之心。”
可是老刘却淡然一笑,说:“我们当老师的既然付出,就不要讲回报,只要他过得好就行了。”
我为老刘有这种奉献精神而感动,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在九十年代,我也帮助过不少贫困生。
老刘生前身体没有什么异样,去年大年二十五我们还聚在一起,还谈着过几年退了休,他想在家承包一个渔池,养一些鱼,到时邀请一些好朋友好同事来垂钓,同时自己养一鸡鸭家禽之类,请好朋友好同事一起“举酒邀明月”。
可是才短短几天时间,他却离开了人世,没有活到退休的那一天。他的离世没有任何征兆,一大家子还热热闹闹刚过了年,大年初二他远江苏当刑警的儿子一家开车回家,儿子工作忙,已两年没有回家了,父子两年时间没有见面,深情地交谈到深夜十二点过才独自去睡觉。
由于老刘平时睡觉得鼾声如雷,他妻子无法睡一个安稳的觉,他们经常分床而睡,初二的晚上他们儿子想与父亲睡在一起,他妻怕影响儿子睡眠,单独给儿子两口准备了一个房间,由奶奶太亲热小孙女了,带着小孙女一起睡。
可能是老刘见儿子回来了,太兴奋了,睡得晚,初三早上七点过,他的儿子叫他吃早餐,可再也没有人把他叫醒了。
听说老刘平时都是很早起床,起来就忙上忙下,唯独今天反常,就永远睡过去了。
好在老刘家人缘好,一大家子听到这消息后虽然很悲痛,但都各自地帮着准备后事,很快请来了念经的,请来了做灵房的,也买了一口大棺材。按规定工作单位人员去世后遗体本来应该火化,他妻子坚决不同意火化,必须土葬,大家只得同意嫂子的意见,将好友老刘的遗体土葬。
各地的亲朋好友都赶来了,来悼念这位在乡村默默奉献了三十多年的老黄牛。
好友老刘,一路走好!
��В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