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平感偏执,劳工运动强大且好斗,在拉美制造汽车沦为无稽之谈

成立于1955年的阿根廷凯撒工业公司(以下简称IKA公司),由于连年亏损,它在1970年被卖给了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公司,现在已不复存在。

IKA公司出了什么大问题?分析家们会关注各种直接原因,但最终原因还是反馈机制。它在不同国家沿不同的方向变化,但都和动物精神有关。

IKA公司在1955年创建时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实际上,IKA公司的管理人员不是阿根廷人,而是从美国引进的。这个企业之所以诞生,是因为阿根廷政府希望创建汽车工业。阿根廷政府给予在美国业已破产的汽车制造商亨利·凯撒公司有力的关税保护,科多巴州为其提供为期10年的税收优惠。

由于从创建之日起就是政府项目,IKA公司作为经济保护的产物存活了下来,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员工既缺乏相互的信任感,也缺乏共同的使命感。

1963年,当IKA公司宣布临时让9000名雇员停工一周时,公平瞬间成了这家企业的致命问题。工人们“迅速骚动起来,占领了厂房,把150名监工和工头赶到油漆车间。他们挥舞着一瓶瓶汽油,扬言如果主管们不收回停工的命令,他们就在油漆车间放火。由于担心人质的安全,IKA公司总裁詹姆斯·麦克劳德最终屈服了”。

1969~1972年,IKA公司还发生过其他暴动和破坏性罢工。尤其是在1972年,政府为了保护厂房免遭罢工者的破坏,甚至调动了军队。

阿根廷的劳工运动非常强大且好斗,至少从1910年铁路罢工后就是如此。当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的暴动迫使政府强烈镇压,以至于整座城市都变成了“军营”。从那时起,劳工和管理层的冲突就成了阿根廷国内政治的突出问题。

1946年,偏向工人的胡安·裴隆当选,该政府随即制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新宪法。毫无疑问,劳工和管理层的敌对关系让IKA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公司受到了持续不断的罢工的打击,不仅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日产量也锐减至70辆。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们对继续投资毫无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家大公司的财务总管说:“从经济的角度看,在拉美制造汽车是无稽之谈。如果不是由于关税,你完全可以进口汽车,而且只比在美国或欧洲多花费一两百美元而已。”这种观点广泛流传形成的故事不仅打压了股价,还使IKA公司的工人们颇为沮丧。他们只能希望,源源不断的政府补贴可以让公司维持下去。

各个国家之间,甚至在一个公司内部,都在信心和公平感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完全可以解释为民族文化的差异。但事实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因素都会随时间而变化。随着企业的成功,随着股票价格的变化,这些因素也都会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身边总有一个从价格到动物精神再到价格的反馈机制,那么我们就生活在一个非常难以预测的世界中。今天,阿根廷的企业和人民可能与我们前面描述的那个时代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将来还会变化,原因就是无穷无尽的经济反馈。

(罗伯特·希勒《动物精神》读书笔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