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手机市场发展前瞻 自研芯片值得期待

【PChome手机频道解读】2022年的手机市场竞争已经在1月份拉开了序幕,几款新旗舰机型的推出,为我们指出了2022年手机市场的一些发展趋势。新的硬件以及诸多新技术的支持,会催生出更多的新体验,这会进一步加剧高端机型的竞争。

不过2022年的手机市场,依然笼罩在芯片短缺的阴影之下。据相关渠道的信息显示,芯片和组件的短缺问题至少要到年中时分才能得到缓解,获得缺货依然会是今年手机市场的主题。

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的手机市场将会迎来转机,这一年有什么新技术是值得期待的,今天我们就进行一番展望。

5G手机占领市场 全面转向5G指日可待

在2022年的手机市场中,5G手机将会是绝对的主流机型,甚至在国内市场中,5G手机会全面占领市场,成为市场中新机品类的绝对主力。或许还会存在一些非常小众的4G机型新机,但它们的市场份额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国内目前是5G网络覆盖最完整、最成熟的地区,但即便如此,国内的主要手机品牌依然鲜有全面转向5G手机的品牌,这与4G手机市场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在经过了近3年的发展过后,4G手机依然保持了旺盛的需求。

2022年手机市场发展前瞻 自研芯片值得期待

不过4G手机的需求还是要分市场来看,国内市场中5G手机是绝对的主力机型,根据工信部方面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了140万,5G网络已覆盖全部的地级市,覆盖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全国5G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2.66亿部,同比增长了63.5%,出货量占比高达75.9%,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占全球80%以上。

回顾5G手机在国内的市场表现,2019年5G手机出货1377万部,市场份额微乎其微;2020年国内5G手机出货就高达1.63亿部,占出货量的52.9%;2021年的2.66亿出货和75.9%的占比,只是5G高速发展的必然情况。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的5G手机发展会更为迅猛,百元级手机也将被5G所攻占。

至于手机品牌是否会大面积全面转向5G手机,在国内市场或许可以期待,但以全球市场作为基调的话,则基本不要指望了,毕竟全球还有多个地区尚未进行5G网络建设,4G手机在全球市场不可替代。

折叠屏手机发展增速

折叠屏手机已经被市场看好多年,一直在崛起的折叠屏手机,在2022年似乎是真的要崛起了。据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折叠屏的出货量预计为900万部,同比增长200%,2023年出货量预计将较2020年出货量增长10倍。按照2020年折叠屏手机290万部的出货量计算,2023年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900万部。

2900万部的出货量,在全球手机市场中的体量依然显得十分渺小,作为一个专门的手机品类来说,算是有了足够的用户规模,可以支撑起行业的良性发展。不过这毕竟是2023年的预期数据,折叠屏手机的发展速度如何谁也说不好。

2022年手机市场发展前瞻 自研芯片值得期待

但从当下的折叠屏手机现状来看,其与大众用户是越来越贴近了。首先就是在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方面,小米与OPPO已经将折叠屏机型的价格压到7000元价位之中了,这与直板旗舰机型的价格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更合理的价格显然有助于折叠屏手机被消费者所接受,能够吸引消费者去进行尝试。

折叠屏手机的发展潜力也相当大,当下折叠屏手机主要采用双屏内折叠方案,在折叠品类上相对单一。事实上手机品牌在折叠屏技术储备上非常丰富,比如OPPO展示过卷轴屏概念手机,三星展示过Z字形折叠,小米也展示过三折叠概念机型。丰富的折叠方案会轻松呈现出差异化效果,而这正是目前手机所欠缺的东西。

路要一步一步去走,双屏内折叠方案才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其它折叠屏方案的发展尚需时日,但总体来说,折叠屏手机的前景是光明的,在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功能的完备,加上应用适配的跟进,折叠屏对于部分用户的吸引力在急剧上升。

电池和快充的博弈

2022年的手机市场新技术不断,如果从中选择一项最让人期待的技术,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续航,毕竟它是手机使用的基础,缺少了续航支持的手机与砖头没有区别。

在2021年,我们见证了不少120W级别快充技术的手机,这类最大程度地压缩了手机充电时间,能够让手机短时间充电就恢复续航能力,极大缓解了用户续航焦虑。只是快充功率的上升,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手机电池容量的限制。

电池容量与快充功率存在天生的对立情况,快速充电需要电池具备低能量密度,而想要做大电池需要的是高能量密度,这就是大电池与高功率快充互不兼容的根本原因所在,二者在基本层面就是两台相反的道路。大电池与快充并非做不到两全其美,增加手机厚度就能轻松放下低能量密度的大容量电池,但在以纤薄设计为根基的手机市场中,大众消费者是不会接受这样一款手机的。

2022年手机市场发展前瞻 自研芯片值得期待

好在我们在已经发布的新手机中,已经看到了两全其美的希望。小米12 Pro和iQOO 9 Pro两款配备120W级别快充的手机,电池容量分别为4600mAh与4700mAh,相比上一代120W快充手机都有提升。小米12 Pro更是尤为亮眼,其使用新技术打造的单电芯方案,使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大,比前代技术在相同体积下的电量提高了400mAh。让我们看到了大电池与快充兼得的希望。

在2022年的整体快充技术上,也会迎来一轮新的发展。一是普及性很高的65W级别快充技术,将会迎来一次升级,一加10 Pro的80W快充就是开端。顶级快充技术也会迎来发展,即将在2月发布的红魔7已经确认搭载165W快充技术。

手机续航能力的稀缺,让消费者对电池和快充的期望是不断上升的,曾经4000mAh的大电池表现,现在已经不能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了,20W的充电功率也称不上是快充了。相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让手机续航变得越来越好。

自研芯片改善影像体验

自主研发芯片的使用,成了国内手机品牌所开辟的一条新赛道。小米、OPPO、vivo纷纷选择了影像作为突破点,打造了专用的自研芯片产品。从搭载自研芯片的产品来看,确实解决了实际的难题,为搭载机型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

在自研芯片的支持下,2022年旗舰手机的影像体验有着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视频内容的呈现上,能够承载更多算法的独立芯片,将会让手机视频录制的使用场景极大拓展。

2022年手机市场发展前瞻 自研芯片值得期待

纵观全球手机市场,最成功的手机品牌全部都具备自研芯片的实力,苹果三星至今傲视整个市场,具有自研芯片实力的华为也曾在手机市场呼风唤雨。可以说芯片自研能力是成为顶级手机品牌的必要因素。

小米、OPPO、vivo的入局,或许短时间之内无法改变局面,但至少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只是高度整合的SOC芯片,依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