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农村背景的孩子家境也有三六九等,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长大、现在在互联网大厂北漂的非典型小

作者:考研咨询人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

农村背景的孩子家境也有三六九等,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长大、现在在互联网大厂北漂的非典型小镇青年,仅提供我个人视角下的意见。注意,以下建议仅适用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切记。

绝对,绝对不要学习结果无法量化的专业,例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哲学、表演、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电子商务等假大空专业;农村背景的孩子家庭资源贫瘠,因此严重依赖家庭背景的专业,例如金融、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尽量不要选择;此外,需要高频社交或者应用落地较难的专业,例如新闻、理论物理、理论数学等,也尽量不选。

单独摘出「会计」专业说一下,因为我家里很多会计专业的亲戚,相对比较熟。大陆目前会计行业面临「低端岗位严重人才过剩,高端人才依旧稀缺」的局面,会计专业虽然大家常说「会计越老越吃香」,但事实上是现在很多普通会计都在逐渐被淘汰或者被软件算法取缔,因此谨慎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体制内,尤其是男生。因为政府机关人员的收入和地方经济直接挂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机关收入真的令人汗颜,很多公务员纯靠工资收入都未必能买得起当地的房子,然后如果不幸去了乡镇县区级单位,下乡慰问挂职等一系列脏活累活数不胜数,一年干到腰酸背痛,一看工资三千五。且农村家庭的孩子大多没有政治背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机关体制内上限不高(当然,能考上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另当别论)。

医生适合几乎是任何家庭背景的农村孩子,只要不是那种家里穷的揭不开锅、需要本科毕业后赶紧找工作的那种,都可以读医,且无论男女。能吃苦的可以考虑读临床,不是很能吃苦的也可以去辅助科室,例如化验、彩超等。读医的好处是经济收入稳定、你的教育背景就是你的人脉关系(各大学校医学院的派系),并且你的成果是相对比较好量化的,要做学术也行,要做临床也行,医学专业是一个上下限都很高的专业。并且读医很苦,需要终身学习+疯狂卷学历,三甲医院基本上是硕士起步,人均博士。但是农村家庭的孩子普遍比较能吃苦,适合读医。

接上一条,如果是男生且家里确实比较穷,需要本科毕业马上去工作,建议读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毕业当码农。无论是去互联网大厂也好,还是去pdd 或者华为也罢,35岁前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收入。因为我从事互联网行业,所以关于读计算机/软件专业 多说几点:想去做码农,只要不是卷算法,本科毕业足矣,大学在读期间,专业技能好好学,Leecode八股文该学的一个都不能落下,大学苦四年,本科毕业年薪40w+美滋滋。计算机和软件专业需要较强的数理能力,且工作压力比较大,因此数学学不好或者抗压能力不强的农村孩子谨慎考虑这个道路,否则可能会很痛苦。坦诚的说,码农这个岗位的职业周期可能会相对短暂,他是一个可以为你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职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以牺牲部分身体健康或家庭和睦为代价,所以做好心理准备。

女生可以考虑师范专业,以后从事教师行业(此处特指小初高,不含大学、幼教)。教师行业的好处在于自带教育资源、有相对灵活的上班时间、稳定的经济收入以及不错的社会地位。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小初高女教师永远会是当地相亲市场鄙视链的顶层。但是考虑到教师行业的经济收入局限性,因此并不推荐农村男孩子读师范类专业。

最后,说一点点政治不正确,但是很真实的话:我们常说三代出贵族,因此农村孩子需要做好「当子孙后代燃料」的心理准备,牺牲自己的幸福,为后辈换来更加牢靠的政治、经济基础。在没有金钱、社会关系等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农村孩子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家庭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考虑到中国社会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定势,因此女生更需要考虑如何获得一个更高的择偶势能,在相亲链上占据高置位,借力婚姻改变家庭背景;男生更需要考虑如何快速积累原始资本(快速赚钱),或者如何快速实现对个人能力的背书(政府机关从政)。虽然这样说很卷,但是,既然我们的父母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优渥的家庭背景,那么更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后代创造一个更高的起跑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