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火炬手张平:硬核科技,让全世界感受冬奥会的速度与激情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2月2日,作为参加火炬传递的冬奥火炬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一早就身着火炬手的服装,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提前做准备,如同平时他早早去学校教室、实验室指导学生一样。

“当得知自己当选奥运火炬手时,内心既高兴又忐忑:高兴是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面对全国人民展现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参加奥林匹克大型活动,这是全人类和平的盛会,大家追求幸福的生活,挑战自我极限达到最好的成绩,这是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同时,毕竟自己上了一定年纪,工作虽做了一些成绩,但这与党和国家给予我的巨大的荣誉相比,相对而言我无以回报,惟有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在强身健体、科研工作方面回报祖国对我的厚爱。”张平激动而谦逊地向科技日报记者感言。

冬奥火炬手张平:硬核科技,让全世界感受冬奥会的速度与激情

张平说,对于这次冬奥会举办,作为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早在2017年就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举办了“先进通信技术助力冬奥”的研讨会,动员通信人积极、并身体力行的参加冬奥的筹备建设之中。由于有些冬奥场馆处于地形复杂、严寒、强风等严苛的自然环境下,这成为冬奥通信网络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他带领科研团队承担了科技部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项目,多次到实地考察,以“5G及先进网络通信技术对科技冬奥会助力”为主题进行研究,尤其基于赛区的实地实验,开展了无线电波传播的特征参数处理及建模理论,提出了支持冬奥5G复杂传播环境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精确刻画这个场景下5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信号传输属性。同时,结合冬奥无线传播环境的需求,研发出多点、多跳的高效信息传输技术,为冬奥办赛、转播等环节移动通信系统的稳定、可靠传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冬奥火炬手张平:硬核科技,让全世界感受冬奥会的速度与激情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场馆依山势而建,视频图像217个转播点位布置也异常复杂,而且信息的传输对实时安全性要求极高,这也给网络的传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5G信号为超高清视频、各项智能服务等新的应用场景提供必要的网络连接。研究团队依托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复杂、极端条件下的可靠5G通信与先进网络示范建设”项目,研发了多频段、多形态的5G基站设备,在冬奥雪上场馆建成可抵抗零下45℃高寒,10级以上大风及冰雪天气等恶劣条件的5G全覆盖网络。可以支持室外2000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上长度赛道、垂直落差830米以上的户外冰雪场地的高清晰度电视画面转播。

据介绍,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在冬奥会上可支撑基于5G的智慧观赛、智慧参赛、智慧办赛等三大场景十大应用,实现“5G共享”,为科技冬奥赋能。在智慧观赛方面,以5G及泛在智慧技术为支撑,通过多视角和VR互动设计可以更大程度增加观众体验感,例如,在雪车、雪橇上或者是在运动员的服装上加设这种高清的摄像头,每个观众都可以体验到比赛中的速度与激情。

“这次是体育盛会,也是展示科技力量的盛会。北京冬奥会突显出科技对体育发展的支撑,很多硬核创新技术渗透其中,为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平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不断进取的科学家的基本素养,除了热爱学习,具有创新能力,还需要身体健康,要有强壮的体魄,正如清华大学提出的——我们要为祖国健康工作60年。冬奥会是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看到体育的美,同时,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结合我们的工作,努力锻炼身体,为国家效劳。”

张平院士自年轻时,就很爱锻炼身体,他常说“活到老,运动到老”。他在办公室放个划船机,每天有时间就会在上面做运动,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对这次冬奥会,他充满期待,表示要好好欣赏各个比赛项目,如冰壶、冰球、跳台滑雪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科技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