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科学兴趣启蒙从科普绘本阅读开始

科学兴趣启蒙从科普绘本阅读开始

——以原创幼儿绘本《我能分得清》为例

当今世界的发展深受科学技术的影响,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石,学前阶段的科学启蒙能激发儿童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能让儿童知道世界的奇妙,学会关爱生命。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那么,如何做呢?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感性经验,发展形象思维的过程。他们可以通过日常活动、绘本阅读、集中活动等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其中科普绘本以图画为主要载体,用艺术形式将严谨的科学知识呈现出来,是很好的科学知识启蒙工具。我们建议家长和教师选用学龄前儿童喜欢的绘本,绘本主题为他们可以理解的科学内容,启蒙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选择主题适合幼儿的科普绘本

在选择科普绘本时,我们须选择学龄前儿童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贴近他们的生活。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NGSS)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列出一些科学主题,比如推和拉,动物、植物和它们的环境,天气和气候。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和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触的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喜欢去看动物,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海洋馆是他们首选的游玩地点,很多动画片也用动物形象作为主人公,来讲述故事。动物百科类图书,知识密度大,并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儿童阅读;科学童话类图书,靠有趣的故事去传递科学知识,但这个年龄段儿童往往没能读出故事里蕴含的知识。

.

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科学兴趣启蒙从科普绘本阅读开始

图1 《我能分得清》三辑(共18册)

作者:冷林蔚 著

孙希波 绘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我能分得清》这套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是适合学前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读物。从选题上来讲,这套书符合儿童的兴趣。如前所述,儿童天生对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感兴趣。这套书的每一本都通过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动物,其中很多动物是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海狮和海豹》《梭子蟹和大闸蟹》《章鱼和鱿鱼》,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上来看,这套书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作者并没有因为读者的年龄小、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受限就放弃内容的科学性;同时书中所选内容难度适宜,作者和绘者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让儿童获得一些经验层面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对比帝企鹅的宝宝和王企鹅的宝宝时,书中用了“猕猴桃”这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易于儿童快速理解并记忆,避免儿童机械地记忆知识、失去对知识的兴趣。

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科学兴趣启蒙从科普绘本阅读开始

图2 《我能分得清第二辑·帝企鹅和王企鹅》

作者:冷林蔚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科普绘本除了传递自然知识外,也须关注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技能,启迪儿童的科学思维、开拓儿童的想象空间。《我能分得清》这套书尤其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儿童获得科学知识与经验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儿童既可以观察某一种动物的细节,也可以对比观察两种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还有机会去动物园观察真实的动物,可以说整套书一以贯之把儿童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套书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两种动物进行外表上的对比总结,希望儿童也可以使用这种思维工具,呈现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

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科学兴趣启蒙从科普绘本阅读开始

图3 《我能分得清第一辑·海狮和海豹》

作者:冷林蔚 著

除了科学知识和观察能力,这套书还渗透着对生命的关怀,多次提到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比如小浣熊、绿孔雀、非洲象等,引导儿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如何使用科普绘本

有的家长和教师可能觉得自己的科学知识不够,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怎么解决他们的问题呢?科普绘本阅读,其实是一个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们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逐渐乐在其中。

《我能分得清》这套书既可以在家庭中使用,也可以在托育机构和幼儿园中使用。《我能分得清》这套书为家长提供了“四步法”的阅读指导以及一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家长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孩子的观察、回应孩子的问题,启发孩子的思考。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建议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建议家长采取亲子共读的方式,选择一些孩子熟悉的、感兴趣的动物。不一定要按照顺序来读,也不强求把一套书都读完,重点是引导孩子观察。可以先从孩子喜欢的某一种动物开始观察,以读图为主,引导孩子观察该动物的细节,哪些是孩子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的,哪些可能是平时观察时没有注意到的。家长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去观察真实的动物,用书上的观察方式——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去观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比如拍照、绘画等)并比较真实的动物和书中的动物是不是完全一样的,让这一次动物园之旅充满趣味挑战性。

《我能分得清》这套书用了拟人的方式,使用第一人称。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演出来,比如家长演海狮、宝宝演海豹,这种互动阅读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而不是让孩子们在家读完一次就放在一边,多翻翻,多互动,多问问,与孩子一起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

对于托幼机构中的教师而言,《我能分得清》这套书可以作为科学教育或生命教育的辅助材料,也可投放在图书区或科学区供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在使用这套书的过程中除了以阅读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外,还可以和绘画、表演、音乐、语言、户外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相结合,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更完整的经验。

3. 小结

孩子的心最纯真无邪,他们充满好奇心,天生喜欢大自然、喜欢探索。如果他能够在很小的时候满足他的好奇心,保护好他探索的欲望,对于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科普绘本不仅给予孩子科学知识,也给予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用科普绘本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用科普绘本带孩子看世界、看自然,启蒙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科学兴趣启蒙从科普绘本阅读开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