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作者:不惧孤读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的新娘被人调包了?张恨水无法接受现实,发疯似的跑了出去。家人找了半夜,在山上找到他。只见张恨水一身结婚礼服,痴痴傻傻地望着夜空……

母亲老泪纵横,内疚不已:“兴许是我看花了眼……可是人已经进了门,认命吧!俗话说的好,丑妻近地家中宝!”

在众人的劝说之下,张恨水拖着沉重的脚步挪回了洞房,勉勉强强地和新娘子睡在了一起。

夜深时分,新娘子徐文淑那张合不拢的嘴,断断续续地发出梦呓。想来,她也受到了惊吓、委屈。

张恨水不免生出几分同情,罢了,认命吧!

徐文淑,既文且淑,其实难符。

因为,这个女子不识字,与张恨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内心的郁闷需要扫泄,于是张恨水写了第一部章回小说《青衫泪》,默默地诉说自己不幸的婚姻。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恨水靠写小说,有了稳定的收入。之后,他带着妻子和母亲,举家迁往北平。

“这是我的结发妻室。”虽然不满徐文淑,张恨水倒也没有亏欠过她。他不仅将妻子带在身边,还大大方方地跟朋友们介绍她。

如此,两人生儿育女,慢慢温馨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1924年,张恨水偶遇了一个苦命的小姑娘——胡秋霞。

胡秋霞身世凄苦,小小年纪被骗子拐走,卖给有钱人家当使唤丫头。她终日劳作,还要忍受欺辱谩骂。

终于,她不堪虐待,跑了出来。

没想到,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她不幸沦落到青楼!

张恨水得知此事,不禁喟然叹气:“真是个苦命的丫头!”

一向心软的张恨水,下定决心要将这个弱女子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因此,他东奔西走,凑了一笔钱,终于将胡秋霞赎出。

就这样,胡秋霞在张家住了下来。

两年后,张恨水“帮人帮到底”,将20岁的胡秋霞纳为妾室。

此时,张恨水买了一个亲王的王府,四十多间房子,住了自家人和亲戚们。

张恨水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一天到晚忙于写作,很少跟胡秋霞卿卿我我。

胡秋霞不像徐文淑耐得住寂寞,于是借酒浇愁,喝醉了就伺机发泼,跟张恨水大吵大闹。

全家被胡秋霞搅得不得安宁,张恨水悔不当初。

两次婚姻都这般不如意,张恨水将对爱情的憧憬,投入到笔下的爱情故事之中。

那段时间,他写出了大量才子佳人式的小说,诸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剑胆琴心》等等作品,其实不过是“替人儿女说相思”!

1929年,张恨水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啼笑因缘》,很快风靡上海。

此时, 一位铁杆女粉丝周淑云,天天捧读《啼笑因缘》,又笑又哭,痴痴癫癫。

她的母亲见状,四处奔走,托人帮助女儿跟张恨水见一面。

没想到,就这样促成了一段“因缘”。

35岁的张恨水,对16岁的女学生周淑云一见倾心。

两厢情愿,张恨水不顾母亲和两房妻妾的反对,另租了房子,将周淑云娶进了家门。

婚后,张恨水给周淑云,改名为周南。

因为,这个美好的女孩,让张恨水想起诗经里咏叹的窈窕淑女,而《诗经·国风》第一部分就是周南。

张恨水娶了念过书的周南,红袖添香,如鱼得水。

当然,对于徐文淑和胡秋霞,张恨水也没有遗弃之意。

只是,胡秋霞闹过一段情绪,一气之下剪掉了她跟张恨水的合照。

如此,张恨水娶到第三房,他笔下的才子佳人式小说,终于应到了自己身上,小说里“荷粉露垂,杏花烟润”、“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的女主角,终于出现在自己身边。

这就是张恨水一生中的三段情。

作为现代人,我们会觉得张大才子风流多情。

然而张恨水的子女们倒是看得开,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说:

“父亲的人性是丰满的、仁慈的,充满温情善良。”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这里是不惧孤读,分享一切喜欢的故事、书籍、人物传记,谢谢您的阅读~)

注:图1为徐文淑和张恨水;图2第二排左一张恨水,左二胡秋霞;图3-图5为周南、张恨水和儿子张二水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1912年腊月初七,17岁的张恨水在他的洞房花烛夜,“哇”地哭了起来!眼前的新娘子,又土又丑,门牙还露出了嘴唇。难道,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