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动人最是春消息——我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晚

作者:光明网

动人最是春消息

——我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晚

作者:沈卫星(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院长)

过去央视现在总台的春晚,是全民塑造的春晚,也是适应全民的春晚。每一位总台春晚的观众,已经不可能再要求全部节目适应一己偏好了。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群,工农兵学商,男女老少青,都去讨要点赞,不可能且不必要,这就像年夜饭,全国每地每家的胃口不可能一样,桌上不可能摆着全国统一的菜式、风味、数量,何况,有各种口味也就有了丰富性。退一步讲,适应某一口味的观众,地方的、部委的、网络的等等都可以做成专题式、社群类、分众化的春晚,但唯独总台的全国性、国家性,决定了它的定位,从定位中坚持定力,把握定向,才是总台春晚要做的事。我以为,在把握好除夕夜全民所需要的氛围感基础上,通过千淘万洗留存下来的歌舞、语言等几大板块,呈现好国家大台应有的“高峰层次凌云起”便可。2022年的央视春晚,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有新高度、新追求、新气象。我印象较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反映大时代。

文运同国运相连 艺脉同国脉相牵。总台2022年春晚的主基调是,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社会进步,彰显民生成果,体现家国情怀。

“春”,是这台晚会的鲜明意象并贯穿始终。“动人最是春消息”,满台满眼满耳,到处是春光醉人,春意撩人,春讯催人。无论是殷秀梅、闫维文在《春风十万里》中“十万好消息”的深情吟唱,还是邓超、李宇春、易烊千玺在《时代感》“时代感就是脚下一条锦绣画卷”,或是张也、吕继虹的《我们的时代》里的“欢歌万里传四方”,以及孙楠、谭维维的《春天的钟声》等旋律里,都表达出中国在追梦圆梦路上踔厉前行的奋发有为;舞蹈《摆出一个春天》,是鼓舞、是激励、更是动力,舞出了感恩,也舞出了豪迈;各语言类节目透露出浓浓的真善美意趣……这些都让春晚舞台打上了大时代春色满园的鲜明印记。

文艺不可能脱离时代,时代也必然映照进文艺。春晚节目通过反映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冬奥盛会、中国航天等众多重大主题,充分折射出前进大时代的脚步,吟诵了奋斗中国人的心曲,蕴含着中国经纬人类家园、连接古今未来的美好理想。

二、呈现强活力。

“燃”,乃晚会的又一意象并用心用力营造。被新冠疫情折磨的世界,需要冲喜。晚会充满着可贵的欢腾喜悦的精神活力,仿佛要在舞台上“扫取枯枝败叶,烧成一个热烈的春天”。从开场的《欢乐吉祥年》开始,观众一下子进入色彩斑斓、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快乐时光》等歌舞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平凡、快乐、幸福、吉祥;武术短剧《乳虎啸春》等,更是舞出了虎虎有生气。全部节目通过舞美、服化、灯光、音响等营造,让观众置身于声光炯然、五色变幻、活色生香中阅尽天华。值得一提的是,晚会在光影和谐、色调精美的追求上令人赞叹。

这种”燃“,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人这一年里一个真情实感的符号,把它放到舞台上,使舞台更加成为了一处养气生血、活力四射、红红火火的场景,通过歌的节奏,舞的律动,光的炫幻,将”人“的精气,“虎”的神威,“情”的温度,表现得酣畅淋漓。观众受欢乐感染,被活力震撼,真正成为中国年里的“欢乐颂”,人们内心处的”迎春曲“。

三、注重审美性。

每年春晚的视觉盛宴中,都有主创团队的匠心独运。今年春晚中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景观太极《行云流水》和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三个节目,同样让我们领略到主创的另一番用心,那就是在热烈、欢乐、奔放中,也要有中华人文精神中清雅古朴、悠远淡宕元素的一席。应该说,这也是总台用春晚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民族审美精神重要论述的体现。

“韵”则是这台晚会精心为之的一大亮点。如果说更多配合欢庆的节目属象外之趣的话,这三个节目则是韵外之致了,它们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妙赏”的机会。这些颇得山水佳气、人文情怀,有着性灵、神韵、逸致的清奇作品,醇如醪、温如玉,使全国观众在年夜时光万家团聚的同时,也能静心欣赏到中国传统人文中独有的精髓,从而使整个舞台在“栽满楼头四季花”的浓艳之余,别有一番冲和闲适、淳朴古淡的享受。

最后,如果要从对外传播的角度看,这台春晚也很好地传递出一种来自东方独有的“春”的消息,其显露出来的乐观、喜庆、祥和的心绪,也为讲好中国故事,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个生动写照。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