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接生婆深夜回家,听到婴儿的哭声,发现路边的框子里有一个婴儿

李媚娘是一个接生婆,要说她的接生手艺,真的是不错,所以当地凡是有女人生孩子,都会请她去接生。李媚娘的家在王家村上,王家村上的老人们都说,李媚娘做接生婆是积德行善,今后会获得福报的。

一天深夜,李媚娘在小镇上为一个年轻女子接完生后回家。她走在半路上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她赶紧循着婴儿的哭声找去,结果发现路边有一个框子,框子里有一个婴儿。李媚娘赶紧抱起婴儿,发现是一个男婴。李媚娘没有多想,抱着婴儿回家了。

她回到家里后,她的丈夫问她:“媚娘,你怎么抱了一个婴儿回家?

接生婆深夜回家,听到婴儿的哭声,发现路边的框子里有一个婴儿

李媚娘说:“这个婴儿是我捡的,我见他可怜,就将他抱回了家。”

她的丈夫说:“我们家穷,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你再抱一个孩子回家,我们可能养不活两个孩子,干脆,我们将这个孩子送人吧!”

李媚娘说:“这个孩子很可爱,我们就将他留在家里养吧!我们节省一点,是能养活两个孩子的。”

最后,在李媚娘的再三劝说下,她的丈夫终于同意将男婴留在家里养了,李媚娘还给男婴起了一个名字叫李小文。原来,李媚娘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女儿三岁。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6年过去了,李小文长成一个小男孩。有一天,李媚娘和丈夫商量,打算将李小文送到私塾里读书。开始的时候,李媚娘的丈夫不同意,因为将李小文送到私塾里读书,需要花钱。后来,在李媚娘的再三劝说下,李媚娘的丈夫才勉强同意将李小文送到私塾里读书。

李小文读书很勤奋,私塾先生很喜欢他。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小文长成了一个小伙子。到了17岁的时候,李小文参加了考试,结果中了秀才。这一来,可把李媚娘和丈夫高兴坏了。

接生婆深夜回家,听到婴儿的哭声,发现路边的框子里有一个婴儿

李小文中了秀才后,去了县城里的学堂里读书了,不过去县城里的学堂里读书费用多,所以李媚娘和丈夫节衣缩食供李小文读书。三年后,李小文中了举人。中了举人等于踏进了官场,当地的乡绅纷纷来到李媚娘的家里祝贺。

后来,李小文又去京城参加考试。但是,李小文去了京城后,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上午,李媚娘的女儿去村庄外面野地里挖野菜,结果被路过的新任知县的儿子看到了。新任知县的儿子见李媚娘的女儿长得漂亮,走到李媚娘的女儿的身边调戏李媚娘的女儿。李媚娘的女儿大声说:“我的弟弟是举人,现在去京城参加考试了,你要是欺负我,我的弟弟不会放过你。”

不料,知县的儿子听完李媚娘的女儿的话后哈哈大笑,他笑完后说:“你的弟弟去京城参加考试,不一定能上榜,我爹是这里的知县,是父母官。”

他说完后,继续调戏李媚娘的女儿。李媚娘的女儿火了,挥舞起镰刀,结果镰刀割到了知县的儿子的脖子,知县的儿子当场死亡。

第二天,李媚娘的女儿被衙役们抓到了县衙,在县衙的公堂上,知县不问三七二十一,判了李媚娘的女儿死刑,半个月后问斩。李媚娘得知女儿被判了死刑,哭着大叫:“小文,你赶紧回来救救你的妹妹啊。”

接生婆深夜回家,听到婴儿的哭声,发现路边的框子里有一个婴儿

就在李媚娘的女儿被问斩的前三天,李小文回来了。原来,李小文去京城参加考试后,高中状元,他高中状元后,做了钦差大臣,这次他是衣锦还乡。李小文得知李媚娘的女儿被知县判了死刑,当即带着一群手下赶到县衙。知县见钦差大臣来了,吓得赶紧迎接。李小文的一个手下悄悄对知县说:“你真的是胆大包天,竟敢判钦差大臣的妹妹死刑,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知县这才知道李媚娘的女儿是刚来的钦差大臣的妹妹,他赶紧对李小文说:“下官愚蠢,判了大人的妹妹死刑,我这就叫衙役放了大人的妹妹。”

后来,当地的人们纷纷说,李媚娘心地善良,含辛茹苦养大李小文,结果她获得了福报,在关键时刻,李小文救了她的女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