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美乡愁年味道

最美乡愁年味道

最美乡愁年味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具仪式感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春联、窗花、门神贴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年夜饭吃起来,蒸年糕、包饺子、看春晚、逛庙会更是必不可少。浓浓的年味儿就这样在传统习俗中氤氲开来。

不同的时代,年味儿理应有不同的形式,春节的习俗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每年父母做的年夜饭,变成了千里迢迢寄来的一大箱子鸡鸭鱼肉;走亲访友登门拜年也变成了通过视频送祝福……

年味儿不仅寄托于富有仪式感的传统习俗,更体现在对回乡的向往、对家人惦念。在这个过程中,不变的是春节蕴含的情感——团圆、祥和、平安、喜庆。年味儿就是:纵使时光往复,父母的爱依旧如初;无论身处何方,家都是最温暖的地方。

作者:高雅

最美乡愁年味道

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滨河路的年货市场上,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具有中国传统喜庆元素的大红灯笼、春联、福字、中国结等新年饰品十分俏销,人们纷纷选购年货,喜迎虎年春节的到来。

作者:李新义

最美乡愁年味道

年糕香,年味浓。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一带,打年糕是当地民俗,寓意着新春年年高。临近春节,在该镇曹宅大院,党员志愿者正与农户一起制作年糕,并把这份祝福送给村民邻居,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者:许秋阳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朱海洋

最美乡愁年味道

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怀仁街道黑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书法爱好者正在为群众现场写春联。连日来,仁寿县书法家协会组织书法爱好者,进乡村、进社区、进院坝现场义写春联、福字,将美好祝福送到群众家门口。

作者:潘建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蒙古族的特色“年味”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而不同民族之间也有着不同的过年习俗,体现出的也是别具一格的特色“年味”。农历腊月廿三是北方小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也是蒙古族传统中一年一度的祭火节。在这一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群众通过举行祭火仪式,祈求国泰民安、万物吉祥,祝愿生活幸福安康。

特色民俗展示的“年味”

在蒙古族群众看来,火是神圣的,而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这一习俗已经沿袭近千年。在每年的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举行家族祭火活动,祈祷来年平安顺遂。

在祭火这一天,除了要摆上大家喜欢的奶食品、空壳饼、牛羊肉等白食和红食,还要准备胸叉肉和祭火饭。腊月廿三这一天,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嘎查的色林道尔计一家人一大早就开始准备祭火用品。

首先准备羊胸骨和羊胸骨汤,把羊胸脯煮熟,然后再用小刀开始制作。仔细地划过羊胸脯,不碰胸腔内侧,刮去外部表面的全部肉质,只留下由基础骨体和周边软组织组成的完整胸脯骨架,胸腔内侧朝上安放在专用的祭品盘里。然后在上面放满五谷杂粮、五色布条、奶食品、香、杜松叶等物品,用羊头顶的毛搓成的毛绳,从胸脯骨架的胸骨柄开始缠绕到一对胸叉骨,然后在上面放置掏空肉质的、只带薄膜的完整胫骨,两边对称放置一条同样刮掉肉质的长条排骨。最后用松软哈达盖住,上面点上奶油,用网状羊油盖住胸骨顶部,头朝火撑子安放在其前方的桌子上面,这样一个完整的羊胸骨祭祀品就准备好了。

而“祭火饭”作为祭火节期间的主食,也是祭祀品之一,当然必不可少。眼看色林道尔计的妻子熟练地把煮熟的羊胸骨架的肉汤倒入锅内,再放入大米、黄米以及红枣、葡萄干等原料,经过小火慢慢煮制后,香气腾腾的“祭火饭”就大功告成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家里不论年龄长幼,都去换上自己心爱的蒙古袍,手捧祭品进行祭火。祭祀仪式在吟诵祭火祝词声中开始,大家高举祭品祈祷,祈祷结束后,将祭盘中的羊胸叉和其他祭品投入正在燃烧的灶火中。而后,一家人向火神行叩拜礼。仪式后,一家人围坐一桌放松地享受美食。

而这个特殊日子,也是大家团聚一起的日子。色林道尔计说:“每到这个时候,是我们家人最全的时候,兄弟姊妹们都能聚在一起。平常女儿女婿工作忙,都回来的次数也少,但是到这一天全都赶回来祭火,光是唠唠嗑、吃个饭就感觉非常幸福了。”

民族服饰体现的“年味”

新春佳节,在蒙古族聚集的地区,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把漂亮的蒙古族服饰备好。而在娜拉的家里,一件件“私人订制”的蒙古袍,一针一线都凝聚着自己的梦想。

今年44岁的娜拉是伊金霍洛旗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从小受姥姥和妈妈的熏陶,对制作蒙古族服饰情根深种。在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下,2016年娜拉和丈夫回到苏布尔嘎嘎查老家返乡创业。丈夫伊拉图通过开办牧家乐吸引游客,而她则凭借缝制蒙古族服饰给游客提供服饰体验,在不忙的时候,娜拉还会开设非遗体验班,给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细致地讲解蒙古族服饰的缝制过程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据娜拉介绍,现在冬季来做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在祭火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需求量越来越多。现在许多年轻人也越来越热衷于穿戴民族服饰,不仅能够在冬季御寒,还可以体现浓浓的民族气息。为此,娜拉经常会在闲下来的时候尝试去设计款式新颖的蒙古袍,把时尚元素融入其中,也会根据顾客的需求设计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服饰。

娜拉说:“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身边不仅有非常支持我的家人,实现了自己最向往的生活,也通过自己的力量进一步传播了蒙古族文化。”

特色美食流露的“年味”

蒙古族的“年味”不仅体现在制作漂亮的蒙古服饰上,还体现在亲手制作空壳饼、炸馓子等特色美食上。布仁吉日嘎拉是苏布尔嘎嘎查有名的励志户。2017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厨师手艺,在各项政策的关照下,建起了156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人就餐的牧家乐。这些年,依靠牧家乐和发展种植养殖业,布仁吉日嘎拉每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靠牧家乐也引来许多“回头客”。2021年,布仁吉日嘎拉被打造成“事务(肆伍)饭烹饪技艺”非遗传承户。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跳出云层,布仁吉日嘎拉就起床开始忙碌,他要为一些“回头客”制作炸馓子、空壳饼,也为自家提前备好纯手工“年货”。

布仁吉日嘎拉把白面、油、糖、芝麻等原料一一准备好后,便开始做空壳饼、炸馓子。和面、拌馅料、分面剂子、擀皮儿、包馅料、脱模、进烤箱等制作步骤一气呵成,不多时,香喷喷的空壳饼就出炉了。而炸好的浅黄色的炸馓子一层一层叠起来,更显得格外柔和。

作者:张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蒸年糕:新年味道从这里溢出

在我们乡下,新年的味道,往往是从那一笼年糕中溢出的。

每当岁月临近春节时,乡下便张罗着蒸年糕的事宜。这时候,整个山村都氤氲着发面酵香的味道,缕缕炊烟和携带着面香热腾腾的蒸气,把山村笼罩得像仙境一般。

蒸年糕的前一天晚上,都要发上一大缸盆面。缸盆外面捂上棉被,放在煤火边,以加快面的发酵速度。第二天,太阳还没有露脸时,家里的女人,会轻手轻脚地把捂在缸盆上的棉被掀开,就像是刚刚做了母亲一样,小心翼翼地解开还没有满月的娃娃的襁褓,看看面发了没有。这时你会看到,缸盆里的面,在发酵粉的催促下、在煤火的炙烤下发得白白胖胖,甚至还会溢到缸盆外面,无数个小气泡和小窟窿眼儿都镶嵌在面团里面。就在这一瞬间,一股浓厚的酵香味道扑面而来,而后迅速弥漫到整个屋子。

面发好后就压面。压面是力气活儿,由男人来完成。你看,两个男人分别站在案板的两边,双手紧紧握着杠子,动作整齐地用力向下按压。一杠挨着一杠,匀速反复压在面团之上,那一条条杠印就像一条条五线谱,更像一垄垄庄稼。这时,案板被压得“嘎吱嘎吱”作响。在这“嘎吱嘎吱”的声响里,发面被压得滋腻光滑,表面泛出了潮湿,一团白胖细腻的面团就压好了。

压好面后就交给了女人们,男人们则转移到劈柴烧火的另一个“战场”上去了。女人们则用绣花的巧手来揉捏面团,作出花样百出的年糕和其他面馍。

揉捏面团做年糕的过程,是一个妙趣横生的过程。一块白生生的面团和一些红彤彤的大枣,经过女人们一双双充满灵性的巧手加工创作,一会儿的工夫就变成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品了。人的一双手啊,真是无所不能,女人们的手更是在巧和妙上更胜一筹。你看邻居李大嫂的那双芊芊玉手,就像杂技演员表演一样,把掌中那块面团玩耍得上下翻飞,一会儿向左转,一会儿向右转,一会儿前来,一会儿后退,真让人看得有点眼晕了。65岁的三婶子也不含糊,她说:“来,让俺这上岁数的也来露一手!”说罢她把两个棉袄袖子往上撸了撸,麻利地拽了一块面剂子,双手按在案板上揉了十几下,随后轻轻地在上面撒了点面粉,又用左手掌心轻轻按扁,紧接着左手握住小擀面杖放在面剂子上,来回几下就擀出一张不薄不厚的圆饼来了。然后,她在圆饼中央安上一些装饰了面皮的红枣,接着再盖上一层圆饼,最后把一个形似莲花的面花垫在了最上面,一颗鲜红的枣子摁在了莲花的正中央,就这样一个年糕便做成了。这真是一件艺术品啊,年糕一层摞着一层,像是一层层向外绽放的花瓣,又像层层加高的宝塔。雪白的面团里镶嵌着鲜红的大枣,白里透红,红中映白。

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在笑声之中捏出了花样繁多精美绝伦的年糕。看那满案板的年糕,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上面或龙或鱼,或花或鸟,千姿百态,巧夺天工,令人拍手叫绝。

年糕融进了农家人的技艺,也承载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了对富裕、和谐、美满的梦想。这小小的年糕,在乡亲们的手下有了生命,而这有了生命的年糕,又陪着故乡的岁月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年糕捏好了,女人们又认真地装笼,装好后交给男人们。他们快乐地点燃了柴火,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不停地往上窜,袅袅炊烟升上天空。一个多小时后,当大笼盖被掀开的瞬间,一缕缕白雾腾空而起,农家小院被这白雾笼罩,大街小巷都浸染着年糕面香的味道。这浓浓的年糕面香与袅袅炊烟携手一起与蓝天拥抱,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

作者:桑明庆

守岁:年复一年的虔诚

一年又一年,每个除夕夜,我既喜欢它的上半场,那是吃团圆饭时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也爱它的下半场,是守岁时分的那份静谧、那份甜蜜。

老家过年,父母总是对“年”怀着十二分的虔诚。在两人的眼里,只有过好了年,才能让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到了除夕这一天,在一家人的忙活下,家里家外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一年中的最后一轮日头下山了。一盏盏灯次第而亮,家家炊烟袅袅,户户爆竹声声,香气在天地飘荡。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门神,一派喜气;粮囤、谷仓、牛栏、猪圈、羊栅、鸡舍,都被父亲贴上了对联,寓意美好。

炊烟渐散,年饭开场了。鸡鸭鱼肉,田园果蔬,村酿好酒,一十八盘,满满一桌,高高堆起,热气腾腾,十分丰盛。到了此刻,大人吃得一个个红光满面,小孩吃得一个个小嘴流油。“家有老人是个宝”,一杯杯酒,孝敬长辈,祝愿健康长寿。一家子,开开心心,团团圆圆。

筵席散尽。一具黄灿灿的铜火盆摆在堂屋中央,炭火红红,紫烟淡淡,光热弥漫,温润如春。遵照习俗,父母开始“照虚耗”,以求来年家庭殷实,人寿年丰。一家人将所有的灯盏换成新的,彻夜通明,亮亮堂堂;供桌上,燃起两支通红的大蜡烛,红焰摇摇,满室增辉;屋檐下,高高挂起一对大红灯笼,里面的两碗油灯被点燃,红光笼罩,古意淡淡。母亲又燃起一支支蒲棒大小的红蜡烛,将它们分别安放在每一张床底,以驱散一切黑暗。

一家人围火而坐,不知不觉,村子阒寂了下来。偶尔,有一两朵烟花绽放在空中,又霎时凉散,夜空又恢复至海水般的深静。抬头望窗外,但见村巷悄无人,一缕缕淡蓝的薄雾,缥缥渺渺,聚聚散散,仿佛在寻觅什么,牵扯人的思绪,如梦似幻。

守岁,也要十二分的虔诚。父亲要求一家人坐得端端正正,不允许嘻嘻哈哈,更不能打打闹闹。这是对幸福的珍惜,对光阴的敬畏。母亲早已准备了花生、瓜子、蚕豆、麻糖、甘蔗、苹果,还在火上煮了一大罐米酒。在日历上方,是一挂老钟,钟摆匀匀地摇摆着,不疾不徐,精精准准。

守岁,让我们体味了新旧交替,懂得了惜时惜福,接下来,将以全新的姿态,奔向一个崭新的、嫩绿的、希望的春天。

作者:刘峰

监制:李朝民 编辑:刘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