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机电新青年

始终与你一路相伴

20

22

世界之大,有家才团圆。过年,就是为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而且,和家里人一起过除夕,才算新年的开头。没有除夕的春节,是不完整的。那么大家对除夕都了解多少呢?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以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除夕这天,人们就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点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吃年夜饭

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贴春联、福字、窗花、年画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大陆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守岁

除夕的晚上叫除夕夜,也称为“守岁”。在这天晚上都要放烟花炮竹,这点需要在安全或指定的地方才行。人们一般都是通宵不睡或0点以后才睡觉。除夕夜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要留有灯、不宜在黑暗中迎接新年,这是象征着灯火辉煌。

除夕的习俗和由来

图文来源 | 邓子怡

本期编辑 | 杨 猛

图文审核 | 胡佳伟

责任编辑 | 陈鸿硕

指导老师 | 袁 力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