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石家庄9岁男孩沉迷手机,还偷偷用奶奶的手机充钱!被说后,竟然……

随着寒假的到来,有些孩子陷入了对手机的迷恋,打游戏、看视频、玩社交软件,就连吃饭、走路,都会时不时看着手机屏幕。这样的情况让不少家长陷入了焦虑。如何让“神兽”们放下手机呢?石家庄市第八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张亚晗给家长们支支招。

石家庄9岁男孩沉迷手机难自拔

石家庄9岁的轩轩自从放寒假后,就天天手机不离手,而且最近有沉迷的趋势,吃饭也需要妈妈叫半天才来,时不时地还在盯着手机,就连作业也懒得写。而且还偷偷用奶奶的手机给自己的账号充钱。轩轩妈妈发现后,屡次和轩轩沟通,但轩轩非但没有改变,还闹着要离家出走。无奈之下,轩轩妈妈来找心理治疗师咨询,“孩子老是玩游戏,我说他也不听。我得天天上班,不能老是看着他,他控制不住自己老玩手机,怎么办呢?”

张亚晗表示,最近有很多家长都跟这位妈妈一样,孩子放假之后就开始焦虑,担心孩子天天玩手机,从而荒废学业,染上坏习惯。而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平板的确有很大危害,比如损伤视力,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导致青光眼;损伤脊柱,导致颈椎病、腰椎病;破坏孩子原有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当前的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变化,而学生也是主要的受害群体之一。

石家庄9岁男孩沉迷手机,还偷偷用奶奶的手机充钱!被说后,竟然……

图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如何在假期中避免“神兽”们

长期玩电子产品呢?

首先,家长不要过于焦虑。焦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在过于焦虑的情绪下沟通常常无效,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维护。家长要合理地宣泄自己的焦虑情绪,也可以跟自己的配偶相互去消化。再有,家长要认识到适当适度地玩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在电子产品中获取很多知识;很多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会表示玩游戏会减压,还会有成就感等。

其次,要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很多孩子会很无聊,又不知道做点什么来排解的时候就会想到电子产品。家长要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我很想要陪伴,很需要被关注。”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多花些时间来陪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做一些亲子游戏,比如手工、画画等;年龄大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坦诚地跟孩子交流,跟他/她一起制定假期的规划,还可以规定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在小孩哭闹、无聊时经常给他玩手机,也不要把手机当成哄孩子的神器。

最后,要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规定了玩电子产品的时间,时间到了要按要求执行,3岁以上的孩子就应该有规则意识。同时,作为家长也要能够承受孩子因此而产生的情绪反应,比如小点的孩子会哭闹、大点的孩子会愤怒等,作为父母要给予陪伴和安慰。建议家长也控制玩手机时间,给孩子做榜样。如果孩子玩手机成瘾,父母也不要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可以找专业心理医生帮忙。

转发提醒更多人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珊

编辑:王丽

校对:赵润泽

责编:贾阳阳

监制:寇拴民

更多热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