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路然 图/记者 张江毅)龙腾虎跃人间景,鸟语花香天地春。在告别辛丑牛年,迎来壬寅虎年之际,厦门日报邀请艺术家连续第十七年为市民读者送上贺正大礼。今年的春联是书法家朱金镑带来的“牛劲犹存,频频捷报传鹭岛;虎威再振,阵阵雄风助中华”,横批是“宏开泰运”,祝福鹭岛再创辉煌,祖国繁荣昌盛。艺术家郑建松雕刻印章“福虎”,祝愿市民读者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宏开泰运”

抒发新征程期待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朱金镑挥毫送祝福。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上联:牛劲犹存,频频捷报传鹭岛

下联:虎威再振,阵阵雄风助中华

横批:宏开泰运

【人物名片】

朱金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美术院厦门分院副院长

饱满浓郁的墨汁沾染红纸,跟随步步生风的走笔而被赋予鲜活的生命。朱金镑挥毫泼墨,以春联寄托对家乡、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去年我们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厦门展现出了特区精神、特区风采,朱金镑坚信,今年厦门必将乘势而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因此决定在春联中抒发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期待。

朱金镑是翔安人,小时候每逢村里有大喜事,总有老先生以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惊艳四座,这让他对书法心生向往。但当时条件艰苦,他始终没有机会拜师学艺。成年后,他来到位于福州于山脚下的学校上学,学校里有一位黄老师业余开授书法兴趣班,这点燃了朱金镑对书法的热爱。即便回到厦门,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这份热爱依然延续着,朱金镑常常利用工余时间,求教于余纲、陈美祥、白鸿、吴孙权等老一辈书法家,从此开始广泛接触历代经典碑帖,择其所需,潜心研习。

“心怀梦想,即便一时半会没能实现,但只要一直坚持,总会慢慢接近。”朱金镑感慨地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考入机关单位,因这份热爱,后来又转入区文化馆工作,得以心无旁骛地钻研书法。他先后到福州大学工艺美院、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在书法创作上,朱金镑更侧重于行草和隶书。近些年他喜好从简帛、魏碑、金文中汲取营养丰润笔墨,以期碑帖相济,有所收获。

朱金镑长期从事策展工作,见证了厦门书法的发展历程。对于年轻一代,他总想着帮一把推一把。他每年组织十几场活动、展览,召集老中青书法家一起交流切磋。“年轻人能借助网络等方式一睹博物馆、文物古迹内的真迹,要好好珍惜,多学多练。”朱金镑说。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力量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来。

“福虎”篆刻

祝愿家国吉祥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郑建松正在篆刻。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印章边款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厦门名家贺正福虎送福 祝市民福气满满虎虎生风

福虎印章

郑建松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协刻字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虎年即将到来,郑建松坐在“涧松工作室”,选取一方透着红晕的寿山石,郑重地以“福虎”二字入印,并在边款刻上“福气满满虎生风”,表达对家国虎年吉祥的祝福。印章顶端有瑞兽坐镇,更显福瑞呈祥。

“涧松工作室”是集美大社闹市中的一方宁静书斋。郑建松说,在这里工作,时间过得很快,有时低头醉心于篆刻书画,再抬头时已是天黑;时间又过得很慢,要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进步很难,实现突破更难。一幅“篆山隶海寻锥画鸥地凫天各性情”悬于墙上,是郑建松对自己的勉励和鞭策。

郑建松是漳州诏安人,他打趣地说,儿时睡的木床就是他的“卢浮宫”,床边精致的雕花漆绘和写意的山水花鸟是他最初的美学课堂。而叔叔和老师都教他读书写字,让他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沉浸于浓厚的书画氛围中,更让他决心以艺术作为事业。1994年,郑建松考入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虽然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但他误打误撞成为学校书印社社长,师从陈秀卿老师,学习书刻,便一发不可收拾。

“虽是在一方小石头上创作,但表达的内容很丰富,这就是篆刻最迷人的地方。”郑建松说,随着年岁增长,他更偏爱散发隽永自然气息的秦汉印。原本他的书法以隶书、行草为主,后来为了精进篆刻水平,他学习了篆书,并到中国美院山水画专业进修。郑建松认为,传统是永恒的时尚,在艺术道路上前进既要追求深度,即追本溯源,汲取传统精华,也要追求广度,尝试跨界融合,多元思考,为传统赋予新的感悟。

目前,郑建松正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这一项目针对书刻人才培养,全国只有25人入选,郑建松是福建省唯一获选的艺术家。他期待,在交流实践中能有更多新收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