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年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融资近70起、超300亿元

2021年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融资近70起、超300亿元

主要集中在末端配送、无人环卫、无人港口、无人矿区、无人农机、无人接驳六大场景。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据新战略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外自动驾驶行业披露200余起重要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近1500亿元人民币(包括IPO)。其中,低速无人驾驶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融资近70起、超300亿元人民币。

表1:2021年国内外低速无人驾驶融资情况(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整理,未完善之处请指正)

以上近70起融资,花落国内外47家企业。其中国外企业9家,国内企业39家。(图森未来在北京、美国均设有独立办事机构,分别计入)

2021年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融资近70起、超300亿元

图1:融资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从企业地区分布看,国外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还是欧美领先。主要是欧美自动驾驶萌芽早,无论是在颁布相关政策,还是在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较早开展工作的。也因如此,欧美较早成立了一批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致力于用无人驾驶技术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法国EasyMile成立于2014年,英国Oxbotica成立于2015年,美国Nuro成立于2016年。在美国设z有独立办事机构的图森未来成立于2015年,2021年4月还成功在美上市,成为“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Monarch Tractor、Burro、Serve Robotics累计获得8500万美元融资,Bear Flag Robotics以2.5亿美元被收购,这4家企业都是从事无人驾驶农机产品的研发,这与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从播种到收割完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密不可分。

另外,以色列作为全球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诞生的摇篮之一,虽是中东小国,但先后发展了800多家自动驾驶企业。由于以色列的自动驾驶公司大多更聚焦在核心技术的某一细分领域发展,如域控制器、激光雷达、深度学习芯片、无人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等,提供低速无人车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相对较少。其中,Blue White Robotics获得3700万美元融资,主要也是用于无人驾驶农机研发。

国内企业则是以北京、上海、广东领先,江苏、浙江次之。首先,北、上、广、深是重点一线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对于自动驾驶新兴技术的接受程度更高,自动驾驶企业在这些地区发展也很受政策的支持。尤其北京又是首都,2021年建立了全国首个以管理政策创新为核心的先行区——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率先出台全国首个无人配送车运营管理条例,率先开放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为全国其他城市的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据悉,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安全里程已超过365.2万公里。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牌照数、测试类型、开放测试道路里程数均居全国前列。

其次,江苏、浙江自动驾驶企业的发展,除了政策环境较好,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一区域和相邻省市的产业结构、地理资源优势。此次获得融资的6家企业,包括江苏的智加科技、盟识科技、挚途科技、畅行智能,浙江的宏景智驾、飞步科技,它们主要致力于港口和矿区无人驾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一是江浙临海,又分别在山东、上海、福建三省之间,青岛港、日照港、洋山港、厦门远海码头等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港口陆续发展起来,给了江浙一带自动驾驶企业测试和运营港口无人驾驶车辆的有力条件。

二是江苏、浙江毗邻安徽。安徽矿产资源丰富,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拥有千余处矿区。其中煤炭是安徽优势矿产,在华东煤炭工业生产分布中地位显著,矿区200余处。在近几年低碳、绿色、智慧矿区建设的要求下,无人驾驶技术渐渐被引进矿区,推动自动驾驶企业向矿区无人驾驶发展。

2021年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融资近70起、超300亿元

图2:融资企业成立时间分布情况

从企业成立时间看,2021年获得融资的48家企业,近一半成立于2017-2018年。这21家企业累计融资26起,融资总额近百亿元人民币,轮次最高达到D轮。这些企业成立的时间恰好是中国开始重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转折时期,经过几年的积累,它们无论是在技术迭代,还是产品落地上都已经成长到一个更成熟、更领先的阶段,进入发展的上升期,企业获得融资大多用于产品量产、技术迭代,或是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场景推动无人驾驶产品落地。如文远知行逐步将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拓展到无人小巴、同城货运、RoboTaxi三个领域,赛特智能聚焦医疗配送、无人环卫两个方向发展,新石器、行深智能进一步加快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贯通布局等等。

新近两年成立的7家企业,大部分都是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融资。对比之下,斯年智驾一年之内获得两轮融资,A轮融资就达到亿元级,还拿下了全球首个港口无人驾驶商业化付费订单。

2021年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融资近70起、超300亿元

图3:融资企业主要领域分布情况

从融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末端配送、无人环卫、无人港口、无人矿区、无人农机、无人接驳六大场景发展,大手笔融资重点投向了无人配送和无人环卫领域。

如配送领域,Nuto获得6亿美元D轮融资,毫末智行两轮融资约13亿元人民币,新石器B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驭势科技两轮战略融资也获得超10亿人民币的融资,加速配送产品研发和落地。其中Nuro获得6亿美元,是末端配送领域单轮融资最高的一笔,也是全年度低速无人驾驶领域最高的一笔(IPO除外)。Nuro凭借最新的融资,市值达86亿美元,成为无人配送领域超级独角兽,可见无人配送在国内外都深得资本青睐。

在环卫领域,酷哇机器人获2.5亿美元融资,成为2021年无人环卫领域的最大黑马。高仙机器人C轮融资达12亿元人民币,加上此前数亿元人民币,高仙机器人在无人环卫、清洁消杀全系列产品的商用落地上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还有坎德拉获得3.75亿元人民币融资,在披露的融资金额中也是较高的。

综合来看,无人配送的快速发展,一是市场有需求,末端配送的运力需求不断加大,人力供不应求且成本高,无人配送车能在补充运力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尤其是新冠疫情肺炎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无人车能有效减少人员接触感染。二是产品有优势,无人车体积小,能广泛适用快递、商超、外卖等行业,还能根据客户需要结合零售功能,试运营期间也相对乘用车、大型卡车更安全。

无人环卫的发展一是降本增效驱动,无人环卫车能够24小时不间断、自主作业,搭配人工作业,能够大大提高清扫效率,充分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的高频次、大面积作业需要。二是有利于环卫从业人员结构改善,目前环卫行业大多是年龄大、学历层次低的人员,随着大陆人口红利消失,环卫行业很难有年轻人员加入,无人驾驶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环卫行业吸引年轻劳动力补充进来。

无人港口、无人矿区、无人农机三大领域的发展则是得益于国家对智能智造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大力倡导港口、矿区、农业的智慧化、绿色低碳发展。从近几年,大陆智慧港口、智慧矿区、智慧农场示范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国家鼓励这些行业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不仅能更加确保生产安全,也能更加强化经济效益。

另外,用于无人巴士、无人接驳车也在2021年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园区、高校载人,向循环公交收费运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百十米的无人接驳车正式入驻南昌理工学院,成为江西首个高校无人驾驶接驳运营项目,这在全国也属领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