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

作者:愚鉴

提到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你会想到谁?是发现了镭元素的居里夫人、发现了核裂变的迈特钠,还是美国普林斯顿的大学教授颜宁?在大多数人眼中,想要在科研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似乎离不开出国留学,但土生土长的清华女博士白蕊用实力证明,留在国内也可以完成学术研究。她究竟取得了哪些杰出成绩?又是如何取得的呢?点个关注,马上开讲!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

白蕊出生于内蒙古,从小她就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时期,白蕊并不是全能的学霸,但她在生物课上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还被选为了生物课代表。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物专业。一般来说,大众普遍会认为,女生学习文科更有优势,但让白蕊没有想到的是,来劝她换一个专业的,竟然是自己的生物老师。

生物老师告诉白蕊,生物学的研究并不像她想象中那么生动有趣,是一个漫长且枯燥的过程,现在换方向还来得及。老师苦口婆心地劝了白蕊半个小时,但她却始终不为所动,在她看来,生物学既是自己擅长的科目,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枯燥自己也会坚持下去。但很快,生物老师的担心就成真了。

高考结束后,白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就读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她怀着满心的期待进入班级,准备迎接自己的新生活,没想到的是,上完第一堂生物课,她就傻眼了。和高中老师说得一样,生物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尤其是白蕊所学习的微观生物学,更是非常乏味。白蕊陷入了迷茫,这根本不是她想象中的生物,在做实验的时候,白蕊也会嘀咕:

“做这个有什么意义?能解决什么问题?”

想必这也是很多学生和打工人迷茫的问题,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但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白蕊就在这样的迷茫中过了两年,她也曾有过放弃科研的想法,干脆出去找工作得了,她这样想。直到大三那年,白蕊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

一次偶然的机会,白蕊听到了施一公在武汉大学的讲座。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医学研究院的院长,也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生物研究领域和教育事业上,都有着极高的建树。为了祖国的发展,2008年,40岁的施一公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渥的生活,回到国内担任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他曾说过:

“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步发展付出更多。”正是他这种科研观念和格局,深深打动了白蕊,她这才解开了那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科研究竟有什么意义”,能成为像施一公这样的,能为了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而作出贡献的学者,就是科研的意义。于是,白蕊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去施一公的实验室,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却并不容易。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

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白蕊,求学生涯却几经坎坷。2014年。白蕊报名参加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她本以为,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应该很轻松就能通过夏令营的筛选,没想到的是,她却遭到了拒绝。

白蕊从小就是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她难免有些傲气,在遭到拒绝的时候,她十分不服气,于是,她干脆直接冲到了清华大学,施一公的办公室内毛遂自荐,申请加入施一公实验室。看着眼前这个“勇猛”的女学生,施一公被吓了一跳,他很欣赏白蕊这种敢于争取的性格,但能不能加入自己的实验室,他还需要看看白蕊的实力。

事实上,以白蕊的成绩,她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而她早在大一的时候就下定了决心,不出国,留在国内读研究生。到了现在,她给自己的要求是,必须加入施一公的实验室,因为那里是“中国结构生物学最好的实验室”。因此,当其他高校给白蕊发来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白蕊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白蕊开始对施一公实行“邮件轰炸”,施一公的回复是,看她推免的情况再做决定。推免就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就能直接读研的一种方式,相当于保送。获得了机会,白蕊不敢懈怠,但推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回想起失败的经历,白蕊说:

“经过暑假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狭隘与不足,学知识并非是为了考试,而是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就算推免失败,考也要考到清华。”

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白蕊几乎把自己“埋进了”书本和实验室,她废寝忘食地研究学习,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推免中,白蕊取得了武汉大学生物基地班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参加面试的资格。

面试时,白蕊显得有些紧张,一位老师问她:

“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没参加暑期的夏令营面试呀?”

白蕊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自己参加了,可惜没通过。终于,这一次,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成功拿到了清华大学直博生的拟录取通知书。随后,她又给施一公发去了拜师邮件,发到第三封的时候,她获得了回复:

“来实验室做实验吧。”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

顶级“学神”有多牛?她年仅27岁,就获得了“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在获得成就之前,她又有多少辛酸和迷茫呢?白蕊拜师成功后,来到了施一公的实验室,这里作为中国顶级的生物实验室,研究的都是世界级难题,而这些难题,都是以前的白蕊想都不敢想的。得知白蕊的害怕后,施一公告诉她:

“我们要做就做世界级难题,否则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少。清华的学生都不做,那谁来做?”

就这样,白蕊坚定了信心。在实验室里学习的,都是生物学领域的尖子生,如果说之前的白蕊还有一些作为尖子生的傲气的话,那么在这里,她的这种傲气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只有压力和动力了。

白蕊由师姐带着,接触到了世界级难题“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和RNA剪接的分子机理”。要破解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对基因的研究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基因的“一生”究竟经历了多少复杂的过程,这就是白蕊研究的课题。经过研究,白蕊发现,百分之35的人类遗传紊乱,和多种癌症的产生,都和RNA剪接的异常和突变有直接关系,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

这项研究同时也是白蕊攻读博士期间研究的课题,为了尽快找出答案,白蕊除了上课,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通宵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当研究有了一定突破后,她由于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加上长期紧绷的精神状态,甚至患上了自身免疫病,浑身都是斑块。

经过这次经历,白蕊深切地意识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不应过度消耗体力,就这样,她一边治病,一边继续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白蕊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科学》期刊上,她所在的实验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捕捉和解析预催化剪接体前体的实验室,她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被学术界所熟知的优秀女科学家。

在读博期间,白蕊在《科学》和《细胞》两本期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被引用了600多次。博士毕业后,她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项,随后,她进入了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那里开始了她的博士后生涯。

白蕊有着如此优秀的人生履历,但在生活中,她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女孩,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就吃一顿火锅,作为天秤座,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颜控”。对于“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这个奖项,白蕊表现得很淡定,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奖项的标语: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清华女博士白蕊,师从施一公,荣获“世界最有潜力女科学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