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作者:尧尧尧娱乐

#人世间征文#

《人世间》的故事发生在1969年,很多户家庭面临着同一个难题。

多子女家庭,一家只能留一个,其余的全部都要“上山下乡”。

谁走谁留,成了一个大难题。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谁离开,谁留下?

周志刚是大三线的老工人,他家有3个孩子,大儿子周秉义已经去了兵团,两年才能回家探一次亲。

一家五口一起拍了合照,周志刚洗了五张照片,小心翼翼地分给家人,说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张全家福了。

这话听着不好听,但也确实是实话。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一家五口聚少离多,周志刚和周秉义一样,都是两年才能回一次家,而且时间不是自己决定的,一起回家的可能性太小。

政策一下来,周家还得再走一个,周蓉和周秉昆只能留下一个。

来周家做动员工作的人,是春燕的母亲,她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让秉昆走。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周秉昆是个大小伙子,虽然比周蓉年纪小,也没周蓉聪明,但是他去的话会比周蓉安全些。

周蓉太漂亮了,光字片里不少小伙子都惦记着她,要是让她“上山下乡”,实在有点不放心。

除了周蓉以外,周家四口人都认为周蓉应该留下,只有周蓉自己持反对意见。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周蓉表面上没有再争辩,但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周蓉吻别父亲

转眼到了周志刚和周秉义离家的日子。

周母带着周蓉和周秉昆送别哥哥和父亲,再是不舍,也得分离。

周志刚已经上了火车,周秉昆把周蓉高高举起,周蓉在父亲的脸颊上亲了两下。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还说一下是自己的,一下是妈妈的。

这个行为,在今天不稀罕,但是在那个年代可不常见到,没有哪家的姑娘是“吻别”送父亲离家的。

周蓉为何与众不同?

周蓉爱看书,看过不少西方的小说,比如《安娜卡列尼娜》等。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想想周蓉看的那些书,再来看她在站台吻别父亲,就不觉得奇怪了。

周蓉给父亲打了个“预防针”

周蓉的“吻别”,其实大有深意。

把周志刚和周秉义送走之后,周蓉不辞而别,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封信。

周蓉最终还是“上山下乡”了。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本来,周母打算留下周蓉,让周秉昆去个最近的农村插队,这样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回来。

没想到,周蓉走了,而且没有去附近的农村。

周蓉去了贵州,和他们这个东北城市相差十万八千里,要想再见,实在太难了。

那个地方又穷又远,周蓉为何去那里?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那个贵州的大山里,有周蓉的爱人,北京诗人冯化成,现在在贵州接受改造。

在周蓉的心里,爱情是很重要的,她可以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就像《安娜卡列尼娜》中,勇于追求爱情的安娜一样。

周蓉这样的追求,在她吻别周志刚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细品《人世间》才懂,周蓉吻别周父,是悄悄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周志刚虽然早就知道女儿思想开明,但真到了周蓉为爱远走他乡的时候,周志刚还是接受不了,一怒之下想和周蓉断绝父女关系。

不过,那也只是周志刚的气话而已。

原创内容,抄袭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