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小百科:单挑VS混战 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

战术千变万化,速度风驰电掣。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短道速滑无疑是最令人期待的项目之一。在冬奥会历史上,中国军团斩获的13块金牌中,有10块来自这个项目。不过,好多人会把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混为一谈。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来看今天的《冬奥小百科》。

冬奥小百科:单挑VS混战 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

像风一样飞驰,决胜在秒的千分位,这就是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是从速度滑冰项目演化而来的,1992年才正式成为冬奥会项目。两者在赛道、服装、和出发人数三个方面有着显著差别。

速度滑冰的赛道周长400米,分内、外两道。比赛时,选手一般身穿减少风阻的带帽连身服,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一般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各滑各道、互不干扰,是一场纯粹的速度较量。

而短道速滑除了速度之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战术比拼,是控制与反控制、超越与反超越的较量。

冬奥小百科:单挑VS混战 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

短道速滑,顾名思义,赛道只有速度滑冰的三分之一不到,内缘周长约111米,直道长度不到30米,弯道最小半径8米,比赛以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论胜负。

一般4名及以上选手同时出发,没有赛道区分。根据规则,选手在比赛中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互超越,可一旦出现恶意阻挡、推人或拉人的动作,就会被判犯规。

上一秒还处于领先位置的选手,到了下一秒可能就会因为别人犯规,成绩受到影响。原本无缘奖牌的选手,也可能因为其他选手犯规被取消成绩,从而登上领奖台。短道速滑赛场上的悲喜,就和这项运动本身一样瞬息万变。

冬奥小百科:单挑VS混战 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

同时,由于弯道较多,又不分赛道,短道速滑比赛不时发生运动员受伤事件。因此,2003年国际滑联要求短道速滑选手必须穿戴防护头盔、防割服等保护装备参赛。

中国军团在冬奥会历史上斩获的13块金牌中,有10块来自这项激情与危险并存的项目。中国短道速滑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之师”。

冬奥会即将开幕,中国短道速滑队正蓄势待发,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续写新的传奇。

(编辑:张之懿 老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