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方言,了解世界

作者:新周刊
听方言,了解世界

文政毅

理解一个地方的最好方法是用它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

听方言,了解世界

方言播客近年来一直在上升,这意味着一定的文化认同。/展开

近两年来,重庆、河南、贵州、山东、广西等方言大量出现在短视频、网络剧、综艺节目中,各种方言乍一看有点生硬,也让人觉得有趣和亲切。方言的流行背后,隐藏着某种文化认同。

在我国,汉语是一种方言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普通话外,汉语还包括十种方言,如官方,金语,吴语,彝语,粤语,客家话,彝语,湘语,回语和平语。特别是南北相差很大,特别是在我国东南部,有很多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甚至根本无法交流。

20世纪初,我汉语标准运动,北方方言"打败"了南方方言,成为民族通用语。近年来,随着对中央集权、权政化、现代与传统化、单一性与多元化的反思,对地方文化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关注,在文化作品中方言的呈现中逐渐显露出来。

了解一个地方的最好方法是用当地语言讲述当地的故事。方言播客是一种无形的,不可触及的,但听到的,深厚的文化遗产。

目前,国内还有许多比较成熟的方言播客节目,如上海播客《上海往事》、《上海往事》、《上海谈事》、《跨界》、粤语播客《彝蛋》、《香港历史》、《东西方话》、《接收有限公司》、东北语播客《正统电台》、《智电台》、四川方言播客《不摇摆》等。方言播客仍然是小众的,但不乏忠实的粉丝。

在方言播客中,声音从来都不只是声音

当《乐队的夏天》中五人组刚刚火起来的时候,一位歌迷说:"五个不唱海峰的人,不是原来的五个人。可见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认同感。在方言播客中,声音从来都不只是声音。它既是媒介又是信息,不仅由语言传递的信息编码,而且揭示了说话者的身份。

听方言,了解世界

乐队第二季《夏日》《五人大山》。/ 豆瓣"乐队的夏天"详情页面

一些艺术创作者不想被贴上区域性的标签。他们只是在表达特定场景,特定人物时使用最合适的语言。相反,为了更好地呈现一个场景,在播客中,用当地方言讲述当地故事,是最生动的。

梁文道的"看理想"团队正在推广方言计划,他们在其平台上从许多不同的地方引入了方言播客。梁文道:"如果中国人能花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花点时间懂得方言就不能了?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广阔的神州之上的许多不同方言。他们有独特的传统和不同的面孔。如果我们作为中国人能够理解几种方言,我们就会对我国有更丰富、更全面的了解。"

方言项目包括一个名为"香港历史"的粤语播客,由作家马家辉主演。不要看马家辉平时在"三人行""圆桌派"中的普通话不是很Liso,而是用粤语讲述香港的故事,可以说是一只活虎虎,滔滔不绝。

为什么播客用粤语?"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原住民',我的广东话比普通话更流利,"马先生说。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播客讲述了香港的历史故事,所以只能用粤语用一个特别恰当和准确的词说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种"香港的味道"。"

"比如说起海盗张宝柴,说张宝柴和他义父,义母亲的关系有点暧昧。普通话说"他们有模棱两可",如果我用粤语,张宝猜和他正义的父母据说有"一条路"。虽然意思是一样的,但讲广东话的人更能体会到那里的感受。"

听方言,了解世界

《圆桌派》中的普通话不是很里索,但用粤语讲香港故事的马家辉却是无穷无尽的。/ 豆瓣个人详细信息页面

和马家辉一样,他也是播客、讲故事的人、作家何平。何萍,名叫包师傅,曾当过老师、办过报、办书店、文学顾问等。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他一直住在上海。他花了两年时间做了一个名为"上海过去"的上海语播客。

何平说:"我在上海工作了一辈子,什么叫一辈子功夫,就是要活在上海,一辈子不动的田地没有离开,在上海过上美好的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吸收上海人的智慧。上海是一座非常简单的城市,上海是一座无愧于根、十字的枝条,意义重大的城市。它来来去去,现在它被鸡和狗埋葬了,所以需要一点学习来挽救它。要谈论上海的过去,必须用上海话。"

一些听众听他的播客,留言问他能做些什么来快速学习上海话。有些人想学上海话,会问他有没有推荐的学习方法。何平说:"我不能推荐任何好的方法,因为我也想学,我想学一种老派的上海话,但不能进入。上海方言在方言市场的地位是现在的日本博锡山,当时仅次于粤语。如果有人想学粤语,我可以推荐他听粤语金曲,粤语可以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学习对象,可惜上海话没什么好推荐的。"

《新空气收藏》的播客主持人李维信,现居伦敦,也开始了潮汐方言的播客。他说这可能是第一个潮汐方言播客。七年前,李克强想推动浪潮。为此,他发起了TED活动,不同的是,现场都是在演讲的浪潮中,这种活动被称为"听潮"。在鼎盛时期,成千上万的人报名参加。

"这是播客的时代,我认为这是重新打开它的好方法,"李说。"考虑到播客如果都是潮汐的,可能发行量不够广,那么,经过深思熟虑,李在播客中使用潮汐和普通话的组合,更多对潮汐感兴趣的朋友也聚在一起了解潮汐文化。

方言已经很小了,继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

北方方言与普通话更相似,更容易在书写上记录下来,而南方方言往往很难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因此南方方言也更难在文字中传递。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或多或少懂得东北,但如果一个北方人没有接触过南方方言点,开一个南方方言播客,不管是粤语、上海语、潮鱼、温州播客,估计都不知道。

听方言,了解世界

在做广播电台"收音机"时盖住头部。/iPhone 播客详细信息页面

"Gai Gai Head"是上海语播客的主播,曾在海外定居,在国外上海做播客。他说,当他第一次决定在上海做播客时,他有点犹豫,害怕粉丝们,当他用上海话做播客时,他是仇外的。"因为我自己在海外,我想采访一些住在上海的上海人,谈谈他们的生活,"他说。有趣的是,我发现很多住在海外的上海家庭的孩子仍然有说上海话的习惯。我遇到了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上海人,他只会说英语和上海话,因为他的家人会说上海话,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普通话,所以他既不会听也不会说。相反,他们家乡的上海方言已经很好地流传了下来。相反,现在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孩子已经不能说上海话了,也许过了一两代人,上海人几乎会消失。"

"在上海的职场上,前两个见面的人一般都害怕用上海话打招呼,"他说。只有在确认对方也来自上海人之后,才会用上海话进行沟通。如果办公室里有两个上海人说上海话,不懂的人可能会很敏感。简而言之,上海人现在说的上海话越来越少了。"

在方言播客"杨九道"中,除了上海话,还将涉及与苏州的吴方言相同的内容。除了试图用吴语讨论中美之间的社会差异和热点社会问题外,主播还会偶尔邀请现在居住在旧金山湾区的同胞用家乡语言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他做过两个关于上海人现在生活空间的播客,并表达了对上海人遗产的关注。

上海话作家、上海话小说《造唐》的作者胡宝轩曾开玩笑说:"现在路上有一些中老年人,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在遛狗,他现在和孩子们说普通话,头和背上的狗在说上海话。"

听方言,了解世界

"他现在和孩子们说普通话,用头和狗说上海话。

"在播客中使用方言更像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与某种文化霸权或推广特定文化的斗争,"《北海怪兽》的主播乔冰说。就像我们在谈论唐人街时忍不住模仿几句蹩脚的粤语,我们表达的情感在哪里,那么我们能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它们。"

一个地方的方言可能相当于一个人的一个角色

"尴尬"是一位90岁的老人,他经营着一个名为"The Egg"的粤语播客,该播客已经持续了七年。

2014年,Embarrassing还在德国学习。他利用假期时间在Lychee App上推出了自己的脱口秀广播节目,从2018年开始,他将兼职播客转变为全职运营。尴尬:"我自然而然地用粤语做播客。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我在国外,很少有机会用广东话聊天。而我很喜欢写一段话的人,在国内阅读时也可以马上告诉朋友听周围的段落,在国外很难表达。因此,粤语播客是我与更多人分享我的作品的好方法。"

《蛋》的观众大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粤语使用者,以及少数海外华人。令人尴尬的是,他们喜欢粤语播客的原因多种多样,粤语本身就是吸引他们的重要标签,内容是吸引他们留下来的原因。粤语作为一种方言,当主播和观众都以粤语为母语时,可以迅速使关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个特殊的听众,就是不会说广东话,喜欢听粤语播客的听众。

不好意思地说:"广东话不说话,喜欢听粤语播客的听众一直都在那里。他们之所以爱上粤语文化,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喜欢香港和澳门文化,受到香港影视的影响,部分原因是他们非常需要学习和说粤语。一旦这部分观众接受了粤语文化的氛围,就不难到达粤语梗的笑点了。"

作为方言播客的主持人,尴尬更关心的是"是否有新的渠道或形式来帮助利基内容创作者呈现内容"。在他看来,帮助利基内容创作者的渠道或形式正在增长,但与此同时,竞争正在上升并继续升温。无论是方言播客,流行的优质内容最终都会留下来,虽然语言和地理的"障碍"仍然存在,但技术和形式创新可以继续突破这些障碍。

听方言,了解世界

一个地方的方言可能等同于一个人的一个角色。/展开

不好意思地说:"方言对我来说,除了感情的意义,对于保存地方文化的演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地方的方言可能等同于一个人的一个角色。一个有方言的地方,突然有一个性格起来了,更人性化,更讨人喜欢。对于个人来说,方言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有的是因为思乡,有的人是为了拥抱群,有的人是为了继承,有的人是把它当成事业。"

当人们开始思考方言时,要么是因为方言本身已经以微观的形式出现,要么是因为社会变化太快,方言作为与旧生活方式的纽带,无法及时更新,要么是有外力在压制方言。

尴尬不是对现状过于悲观。"我总是看到很多人,很多娱乐业和我的前辈不断制作新的,高质量的内容,"他说。上个月刚刚上映的粤剧电影《白蛇》,以新一代年轻人的视听语言,完全呈现了粤剧文化,赢得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他们感到震撼和鼓舞。在播客行业,我还只是个新手,但看到同行和前辈们的尝试和突破,我觉得未来会有越来越优秀的方言内容。"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人们开始发现它很有趣,就没有特殊的理由来激活或保护方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