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5天下线10000辆整车 岚图汽车的“速度与激情”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第10000辆岚图FREE下线,不仅是岚图汽车作为‘造车新实力’展现出的‘岚图效率’,更是岚图汽车全新征程的起点。我们将不断进化,持续打造行业领先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向着10万辆的目标迈进。”

2022年1月21日,岚图汽车第10000辆岚图FREE在岚图4.0数字工厂下线。岚图汽车CEO卢放在活动现场对外公布了岚图汽车冲刺10万辆销量目标的计划。

205天下线10000辆整车 岚图汽车的“速度与激情”

(2022年1月21日,岚图汽车第10000辆整车在武汉正式下线。)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21年6月30日岚图FREE正式量产下线,到2022年1月21日第10000辆整车下线,岚图汽车仅用时205天便完成了“从1到10000辆的跨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速度与激情”。

事实上,作为“造车国家队”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岚图汽车自品牌诞生之日起就“深踩油门”,加速起跑。从2020年7月29日品牌发布到2020年12月18日产品首发,岚图汽车仅用时5个月;从2020年12月18日产品首发到2021年6月19日正式上市,岚图FREE仅用时6个月,创造了行业全新速度。

而从品牌发布到岚图FREE实现量产10000辆,岚图汽车也仅用时553天。可供对比的是,理想汽车从品牌诞生到第10000辆理想ONE下线,一共花费了586天;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分别用时736天和1009天。

“岚图汽车用553天完成了从品牌发布到10000辆的跨越,是用时最短的电动汽车新品牌。”东风公司方面表示。

据了解,作为岚图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岚图FREE自2021年8月8日开启交付以来,销量实现了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当年累计交付6791辆。中汽中心终端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岚图FREE上险量为3138辆,位列中国品牌中大型SUV第二位,仅次于理想ONE。在高端电动SUV中,岚图FREE则位列第四位。

在成交均价方面,岚图FREE以超33.8万元的单车成交均价,树立了中国品牌价值新高度。“零焦虑智能电动出行体验、提速快底盘稳、操控性能一流,空气悬架可适应多路况,成为用户在30万元-50万元中大型SUV这一细分市场选择岚图FREE的主要原因。”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31日,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成都开讲。作为高端电动汽车国家队,岚图汽车把最佳用户体验作为企业目标,开启了一系列的运营模式、技术、产品、服务等创新实践,让罗振宇不由感叹央企再创业,“原来还能这么干”。

205天下线10000辆整车 岚图汽车的“速度与激情”

(2021年12月31日,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成都开讲。)

“作为用户型科技企业,岚图汽车从创立之初就与用户共创共享,通过创新技术和独特的产品服务提供美好的智能电动出行体验。”卢放表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是岚图汽车首次携手用户一起跨年,也是继“岚图用户之夜”后打造的又一场用户聚会。2022年,岚图汽车将保持不断进化的初心,持续为用户提供温暖、舒适、惊喜的产品和服务。

而随着交付量大幅提升,岚图汽车积极快速推动直营网络布局,建设多形态、全覆盖、直达用户的服务渠道,为用户带来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截至2022年1月21日,岚图汽车在全国已开设45家岚图空间,覆盖23个城市,交付服务中心达到20家。

据介绍,2022年,岚图汽车计划在全国48个城市内落成105家岚图空间店,交付服务中心增至40家、覆盖40个城市,钣喷中心达70个、覆盖51个城市。

另一方面,为确保用户实现高频场景充电覆盖,岚图汽车已构建涵盖专属私有桩充电、公共电桩充电、岚图网点充电、目的地充电、代客充电、便携式电枪充电等在内的VOYAH POWER六位一体充电矩阵。在公共充电布局上,岚图汽车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快电五家充电龙头企业合作,公共桩覆盖率超80%,实现了互联互通。

在技术研发方面,岚图汽车自主研发的800V高压超级快充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有望成为最早量产800V高压超级快充的中国高端电动品牌。作为全球唯二全栈式SOA品牌,岚图汽车正在研发SOA中央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2022年推出后可以实现“服务定义汽车”,将是中国自主研发智能汽车技术的又一次超越和进步。

据岚图汽车上述负责人介绍,2022年,岚图汽车将按照每年发布一款新车的承诺,迅速开拓新的产品市场,完成跨SUV、MPV和轿车三大品类矩阵。其中,全球首款大型豪华电动MPV岚图梦想家在2021年11月首发亮相后,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岚图汽车首款高端电动轿车也将于2022年正式亮相。

“2022年,岚图汽车将继续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加速进化,不断满足并引领用户需求,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迭代。”卢放表示。

(编辑:石英婧 校对:燕郁霞)